《元好問·江城子》原文賞析
醉來長袖舞雞鳴,《短歌行》,壯心驚。西北神州,依舊一新亭。三十六峰長劍在,星斗氣,郁崢嶸。
古來豪俠數幽并,鬢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編簡為誰青?一掬釣魚壇上淚,風浩浩,雨冥冥。
這是一首傷時抒志的作品,悲歌慷慨,壯懷激烈,據詞意推測,當寫于詞人游嵩山時。
起句突兀,寫醉中聞雞起舞,表示值國家多事之秋,系心社稷,欲有所為。《晉書·祖逖傳》:“逖與司空劉琨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這個故實,后來成為英雄豪杰報國勵志的范典。“醉來”二字,隱涵沉痛和忿激。當時金庭君昏政亂,皇族傾軋,國勢日頹,大廈將傾,詞人喝酒醉后,憂國的情緒沖破自我克制,表現出本能的狂放的沖動。一聽到中夜雞鳴,便立即起身,長袖舞劍,氣概凌霄。詞人此時心境,與當年橫槊賦詩,以天下為己任的曹操一樣,壯懷磊落,憂從中來,驚感時局危迫。《短歌行》,樂府歌辭,首創于曹操。當時漢室危傾,天下大亂,百業凋敝,生民涂炭。曹操宴上酒酣,唱“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慨當以慷,幽思難忘……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座者無不涕泣。這就是建安風骨的代表作《短歌行》,詞人故說它“壯心驚”。這兩句,也是對首句的申說,因為《短歌行》亦曹操醉中起舞所賦。作者在此強調人生短促、事業無成的憂忿。“西北神州,依舊一新亭”。金朝曾占有中國西北疆域,當時,“西北神州”為元人所占,故有此說。詞人與金朝的有為志士,就象東晉諸名士一樣,痛心國土淪喪,但欲救國而不能,只得聚會新亭,一灑憂國之淚。其中也含有詞人當“戮力王室,克復神州”的寓意。南宋詞人劉克莊亦有“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玉樓春》)的名句。“新亭”,在江蘇省江寧縣,東晉諸名士常于此飲宴,感國土淪喪,嘆息流淚,而王導激憤地說:“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泣耶?”“依舊一新亭”,語淺情深,點破了歷史的驚人相似之處,亦道出首句“醉舞”之隱衷。“三十六峰”以下三句,來了一個大跌宕,感情由悲壯低沉突變為高昂亢奮,形成一股壓抑不住的強大沖力,將全詞情感高潮推向頂峰。“三十六峰”,指河南登封縣嵩山三十六峰,詞人當時正游此山。嵩山為五岳之中,詞人將之喻為倚天矗立的三十六柄犀利的寶劍,想象奇特,夸張形象。其間又運用寶劍精氣上射牛斗的典故,說這三十六柄長劍,氣象郁勃崢嶸,豪光紫氣,上貫斗牛之間,這正是詞人磊落胸懷和報國壯志的形象寫照。“星斗氣”,據《晉書·張華傳》:“初,吳之未滅也,斗牛之間,常有紫氣,(張華)乃邀雷煥仰觀,煥曰:‘寶劍之精,上徹于天耳’……”“崢嶸”狀山勢挺拔峻削,又指寶劍鋒利無敵。上片八句,四處頓挫,抑揚郁勃,上凌九霄。
下片主要寫老大無成,理想落空的悲慨。“古來豪俠數幽并”,承上啟下。涵意有兩層:一是說幽并多豪俠之士,但那已是往古的事,今之金廷卻不多見;二是作者自謂,遺山乃并州人,他稱自己尚存燕趙豪俠氣概。《金史》稱詞人“歌謠慷慨,挾幽并之氣”(《元德明傳附元好問》),可見并非虛言。這是遺山對自我價值的肯定,也是他的自信。“鬢星星,竟何成”承前句而發,言已雖乃幽并豪俠之士,但絲竹中年,遭遇國變,憂愁催白了鬢發,不能為國立功,竟坐看西北國土淪亡。凄戚感傷和憤懣之情,溢于言表。“他日封侯,編簡為誰青?”是詞人忿激之辭。意即,由于自己不在其位,報國無門,他日封侯,歷史的編簡定是為他人而青了!這里,他借用杜甫《故武衛將軍挽歌》(三首其一)“封侯意疏闊,編簡為誰青”陳句,與杜詩命意相同。遺山當時已三十三歲,尚未貴顯,遂嘆惜此身已是封侯無望。“編簡”,書籍,主要指史書。古書刻寫在竹簡上,編聯成冊,故名。最后,詞人表示自己既然用世無望,便只好獨善其身,隱居屏跡。“釣魚壇”,中國古代釣臺很多,文人最喜歡稱道的,是浙江桐廬富春江嚴光(子陵)釣臺,此臺極為宏偉壯觀,孤峰特起,上立千仞,許多名人到此憑吊,迎風灑淚,悲歌壯烈。元好同在此詞末自注云:“釣壇見《嚴光傳》”。可知其雖未到過桐廬,卻也是以嚴光自比。但是,詞人的遁隱,不是故作飄逸蕭散,而是出于沉痛的社會政治原因。“風浩浩,雨冥冥”便是將風雨如磐,天地迷冥這大自然為之悲泣墮淚的氛圍,來作為環境渲染,強調詞人隱逸的萬不得已和十分憂憤悲傷。
上片歇拍“三十六峰長劍在,星斗氣,郁崢嶸”,是詞人內心深處的本質情感,所謂酒后吐真言是也。“一掬釣魚壇上淚,風浩浩,雨冥冥”,是寫詞人迫于客觀形勢萬不得已的壓抑情緒的物化。這兩種不同的境界,一豪壯,一悲涼,它代表了詞人精神面貌的兩個方面。前者興會飚舉,豪氣磅礴,志貫長虹;后者感慨怨悱,氣象蕭森,猿哀鶴唳。這種心理矛盾的尖銳沖突,造成詞人深沉的痛楚,是此詞基調。作為幽并豪俠,不能一展雄才,棲遲零落,世道的昏昧,亦可以想見。愛國的詞人,焉能不面對釣臺,悲淚滂沱!這首詞豪壯郁勃,磊落直率,挾幽并之氣,能代表遺山詞的風格。細味全篇,“若有難言之隱,而又不得已于言,可以悲其志而原其心矣”(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三評遺山詞語)。
上一篇:《鄭文焯·永遇樂》原文賞析
下一篇:《白樸十首·沁園春》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