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回
“刺玫瑰”
上回說到趙姨娘大鬧怡紅院陷入窘境,被探春一句話解救了出來,雖說探春嘴上也責怪趙姨娘不自重,叫她要向周姨娘學習:“你瞧周姨娘,怎不見人欺她,她也不尋人去。”但探春心中還是替老娘抱屈的,覺得趙姨娘就是個被人當槍使的傻瓜,因此忍不住對李紈抱怨道:“這么大年紀,行出來的事總不叫人敬伏。”“并不留體統,耳朵又軟,心里又沒有計算。這又是那起沒臉面的奴才們的調停,作弄出個呆人替他們出氣。”這探春越想越氣,畢竟是自己親媽,就命人去調查到底是誰調唆的;這么多張嘴,怎么可能查得出來?
正當探春的氣慢慢地平復下來時,卻有一個小戲子艾官悄悄地告訴探春是夏婆子所為。探春此時已冷靜下來,“雖知情弊,亦料定他們皆是一黨,本皆淘氣異常,便只答應,也不肯據此為實。”如果探春聽了艾官的告密之言,拿夏婆子問罪,勢必又是一場風波,可是探春卻將此事輕輕按下,就此了結。這才是探春為人處世比其母高明之處。
不過探春也并非事事皆如此忍讓的,抄檢大觀園時,“刺玫瑰”就終于沒繃住,抬手甩了掀她衣襟的王善保家的一個大嘴巴子(這潑辣程度可是真有點趙姨娘的基因了)。這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陪房,心中欺探春是個未出閣的姑娘,更何況還是個庶出,所以想在眾人面前出個風頭,壓根沒想到探春如此潑辣,一個巴掌老臉全沒。在這場戲中探春打人還不算書之精華,精華乃是她與眾不同的卓越遠見:“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里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這才是曹公設計這場大戲最終所想要表達的。
說起抄檢大觀園這件事,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一下:那就是芳官。趙姨娘大鬧怡紅院的始作俑者,等于是王夫人變相地替趙姨娘報仇出氣了,“唱戲的女孩子,自然是狐貍精了!”這個觀點王夫人和趙姨娘空前一致。這芳官還曾讓襲人和晴雯的戰線高度統一過。書中凡有襲人和晴雯同時出現,幾乎不是斗嘴磨牙就是挖苦慪氣,唯獨芳官的出現讓她倆一下子共同感受到了威脅。
本來襲人和晴雯都是賈母派給賈寶玉的,按照賈府的規矩:凡爺們大了,未娶妻前皆放兩個人在房里“伏侍”;也就是通房丫頭,將來可以升任姨娘,免得青春期的公子哥們外出學壞了。顯然襲人和晴雯都是賈母給賈寶玉準備的姨娘,而晴雯則更合賈母的心意,這也是襲人不得不投靠王夫人的根本原因;兩人平時斗來斗去,此消彼長,勢均力敵,倒也相安無事。可是半路殺出來的芳官一下子奪了眾人的眼球;尤其是賈寶玉的。賈寶玉對芳官的喜愛幾乎到了癡迷的地步,什么晴雯撕扇之類的和芳官一比全都弱爆了。所以襲人和晴雯的戰線一下子就統一了。
趙姨娘大鬧怡紅院時,襲人要上前勸架,晴雯悄悄拉拉襲人說:“別管他們,讓他們鬧去,看怎么開交!”這是除了要看趙姨娘的熱鬧,同時也想看芳官的笑話呢。而書中也并未說襲人批評或不理晴雯,自己堅持勸架,而是一直到四個小戲子把趙姨娘困住時,兩人才上前一面笑,一面拉,寫晴雯就直白了,“假意去拉”,寫襲人是拉起這個,跑了那個,等于沒拉。試想以當時的社會背景而言,怎么說都是芳官的錯,可是賈寶玉回來后,非但對芳官沒有半句批評,反而是“勸了芳官一陣,方大家安妥”。而且為了進一步寬慰芳官,把玫瑰露連瓶都給了芳官拿去送人。至于這玫瑰露后來所引起的官司那是后話,此處先不論,以后有空再說。只說這芳官自打和趙姨娘干了一架,風頭在大觀園里可謂一時無兩。詳情且待下回分解。
上一篇:紅樓夢《題帕三絕句(第三十四回)》原文、注解、背景介紹、賞析
下一篇:紅樓夢《“金玉”隊再戰“木石”隊》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