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釵正冊判詞·才自精明志自高(第五回)
【原文】
才自精明志自高①,生于末世運偏消②。
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注解】
①自:本。精明:精細聰敏。
②消:衰落。
【背景】
后面又畫著兩個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作掩面泣涕之狀。其后便是這首判詞。
【賞析】
這一首判詞說的是探春。判詞前的這幅畫象征著探春像斷線的風箏一樣離別故土,船和海是暗示她遠嫁的情景。
冊子上所畫的船中女子即探春。原稿大概有一段描寫送別悲切的文字,現在所見后四十回續書中沒有這個情節,而且把“涕送”改為“涕泣”,一字之差,把送別改為望家了。畫中的放風箏是象征有去無回,正所謂“游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所以,放風箏的“放”不是“放起來”而是“放走”的意思。小說特地描寫了放走風箏的情節,則畫中放走風箏的“兩個人”,當就是后來遣探春遠嫁的設謀者——據推測可能是趙姨娘和賈環。
“才自精明志自高”,是說她精明能干,有才有志。“生于末世運偏消”,是說探春終于志向未遂,才能無從施展,是因為這個封建大家庭已到了末世的緣故。“清明涕送江邊望”,意為清明節江邊涕淚相送,當是說家人送探春出海遠嫁。“千里東風一夢遙”,當是說天長路遠,夢魂難度,不能與家人相見,只能在夢中遙望故鄉,這與我們現在讀到的探春嫁后又回娘家探親不同。
探春是賈政的小老婆趙姨娘所生。在賈家四姊妹中她排行老三,是最聰明、最有才干的一個。說她志向高,是她想有一番作為。“敏探春興利除宿弊”一回,寫她代鳳姐管理一段大觀園,把那么紛繁的事務,一宗一件管理得井井有條,表現出不一般的才干,其精明幾乎不在鳳姐之下。
她在封建觀念影響下,以自己是“庶出”為恥;加上趙姨娘為人卑瑣,她就干脆不認她作娘。她同姐姐迎春懦弱的性格截然相反,人稱“玫瑰花”,又鮮艷又有刺。在“抄檢大觀園”一回,她居然敢打那個大太太的陪房王善保家的一個大嘴巴,又是多么令人痛快!鳳姐隨意作踐趙姨娘,可是對她生的這個出眾的女兒卻絲毫不敢小看,還要“畏她五分”,獨表敬重。這樣一個才貌雙全的嬌小姐,隨著家族沒落,命運也一樣令人悲哀,年輕輕的就遠嫁異鄉,路遠山遙,斷絕了與家人的聯系。
賈探春猶如作者的一個分身,一心想發揮自己的才干,去拯救這個即將衰亡的末世,可惜“時不予我”,徒令人嘆!
【鏈接】
《紅樓夢》主要人物性格分析之賈探春
賈政與妾趙姨娘所生,排行為賈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干,有心機,能決斷,連王夫人與鳳姐都讓她幾分,有“玫瑰花”之諢名。她的封建等級觀念特別強烈,所以對處于婢妾地位的生母趙姨娘輕蔑厭惡,冷酷無情。抄檢大觀園時,她為了在婢仆面前維護作主子的威嚴,“令丫鬟秉燭開門而待”,只許別人搜自己的箱柜,不許人動一下她丫頭的東西。“心內沒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這一點,對探春動手動腳的,所以當場挨了一巴掌。探春對賈府面臨的大廈將傾的危局頗有感觸,她想用“興利除弊”的微小改革來挽救,但無濟于事。最后賈探春遠嫁他鄉。
上一篇:紅樓夢《金陵十二釵正冊判詞·情天情海幻情身(第五回)》原文、注解、背景介紹、賞析
下一篇:紅樓夢《金陵十二釵正冊判詞·桃李春風結子完(第五回)》原文、注解、背景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