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鑒賞《點絳唇·耍的猴兒謎》史湘云
史湘云
溪壑分離,紅塵游戲,真何趣?名利猶虛,后事終難繼。
這是一個燈謎兒,謎面是用“點絳唇”這個詞牌寫的,謎底是供人玩耍的猴兒。燈謎的一個基本要求是“切”,讓人看到謎面能展開聯想,一旦揭開謎底,便恍然大悟,不禁捧腹大笑。
這次暖香塢雅制春燈謎的活動,是李紈根據老太太的旨意辦的。在李紈、湘云、紋兒、綺兒做了一連串較雅的燈謎之后,善于體貼老太太心思的寶釵提出:“這些雖好,不合老太太的意思;不如作些淺近的物兒,大家雅俗共賞才好。”湘云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編了這首《點絳唇·耍的猴兒謎》。它除了符合“切”的基本要求外,還有一個特點:謎底是俗物,雅俗共賞。
“溪壑分離”,是指猴兒告別他自由生活的地方——山溪溝壑,被弄猴人捉住了。“紅塵游戲”,是指猴兒經過弄猴人的馴服,任憑他驅使,在塵世間做各種各樣的游戲,供人觀賞。在這兩句敘事之后,緊接著來一個抒情句,深沉地表達了作者的喟嘆:“真何趣?”——這又有什么趣味呢?失去了自由,任人擺布,本來是很可悲的;更何況,名利都歸弄猴人所占有,而自己的軀體還遭到了人為的摧殘——尾巴被殘酷地剁去了。
全部謎面似乎寫的都是人,而“剁尾巴”一事,又用了極其隱晦、模棱兩可的語言——“后事終難繼”,頗費人思索。所以, “眾人不解”,“也有猜是和尚的,也有猜是道士的”,問題都出在“后事終難繼”一句上,因為大家都把“后事”誤解為“子孫”,而和尚、道士都是斷子絕孫的。因此,一當湘云把謎底揭穿,大家“都笑起來”,并說:“他編個謎兒也是刁鉆古怪的。”
這個燈謎,謎面很雅,謎底很俗,雅俗結合,堪稱謎中上乘。
這個謎“眾人不解”,最后是寶玉“猜著了”,這是曹雪芹的匠心安排。它既概括了寶玉的一生,又影射賈、史、王、薛四大家族衰敗沒落的必然命運。
“溪壑分離,紅塵游戲”,隱喻頑石幻入紅塵。“真何趣?”語意源出寶玉《寄生草·解偈》:“回頭試想真無趣!”“后事終難繼”,暗示寶玉棄家為僧的結局。謎底“耍的猴兒”又暗指名利場中的滑稽戲。句句貼切,字字精工,且寓意深遠。由此可見,《紅樓夢》的詩詞歌賦、酒令燈謎,都是為全書主旨、故事情節、人物性格服務的,不能以游戲筆墨視之。
上一篇:《燈謎詩三首(其二)》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白海棠和韻二首》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