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鑒賞《癩頭和尚贊》
鼻如懸膽兩眉長,目似明星蓄寶光,
破衲芒鞋無住跡,腌臜更有滿頭瘡。
“贊”,是文章的一種體裁,屬韻文類,多用于歌頌贊揚某人、某事。曹雪芹的這篇贊以七言絕句的格式出現(xiàn),極為別致。
這首《癩頭和尚贊》與《跛足道人贊》均見于《紅樓夢》第二十五回里。說的是賈寶玉與鳳姐二人被趙姨娘(賈政妾)所嫉,趙買通邪巫馬道婆,以五鬼魘魔法將寶玉、鳳姐弄得迷卻本性、尋死覓活,正鬧得天翻地覆、奄奄待斃之際,“只聞得隱隱的木魚聲響,念了一句:‘南無解冤孽菩薩。……’出現(xiàn)了一個癩頭和尚與一個跛足道人”,由那僧為寶玉、鳳姐解除魔難。當他們二人一出現(xiàn)時,曹雪芹就分別寫了兩首贊詩。這首詩的主旨在于刻畫癩頭和尚這個人物形象。前兩句“鼻如懸膽兩眉長,目似明星蓄寶光”是寫容貌長相,抓住了最顯眼、最傳神之處。一個人臉上最顯眼的地方當是鼻子,“懸膽”,就是掛起來的膽囊。可以想象,充滿膽汁的膽囊是大的,而它的膽管則修長而漸變細,將膽整個掛起來,膽管在上、膽囊在下成垂直,確乎象人的端正高大的鼻子;所以,我國傳統(tǒng)的小說家、戲曲家寫他們心目中的正面人物時,總是用“鼻如懸膽”一詞。此外,鼻子高低大小似乎又是決定人的命運窮通、貴賤的因素,如《史記·高祖本記》就說“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按《史記集解》引“應劭曰: ‘隆,高也。’文穎曰: ‘準,鼻也。’”可見“隆準”就是高鼻子,和“懸膽”也不相上下。漢高祖劉邦長了個高鼻子,成了一代帝王之尊;癩頭和尚長了“懸膽”鼻,又配上兩道長眉,眉毛長象征人多壽,多壽則閱歷深、有高深修養(yǎng),那么這位和尚必是一個以慈悲為懷、救濟世人于厄難的得道高僧了。常言道畫龍畫人最難點睛,就是因為最傳神之處是眼睛。“目似明星蓄寶光”,眼睛象天上燦爛的明星,其中蓄滿佛法、綸音,閃閃地放出精光。這一聯(lián)寫人物雖從局部鼻、眉、目入手,但卻從外到內、從形到神,完整而成功地勾畫出世外仙僧的精神面貌,這是癩頭和尚的真象。
下面兩句“破衲芒鞋無住跡,腌臜更有滿頭瘡”,是寫服飾外表:身穿綴滿破布補丁的百衲僧衣,腳登芒草織就的裸露腳趾的草鞋;滿頭長著累累的禿瘡,渾身散發(fā)著使人閉氣的骯臟味兒。這里寫的是癩頭和尚游歷人間時的幻影,也是從肉眼凡胎的俗子眼里映出的形象。全詩只有兩聯(lián)四句,又都是從人物外貌入手,但一個是真象,一個是幻形,一真一幻,使全詩籠罩著一抹神秘的佛家思想莫測高深的色彩。“無住跡”三字,概括了他的飄然而來、倏然而去的神仙行蹤,十分簡練、生動。
這么一位癩頭和尚,到底有什么來歷?真的是“無住跡”嗎?按《紅樓夢》書中開卷第一回里記述,他就是常常與渺渺真人聯(lián)袂出現(xiàn)的茫茫大士。他們一僧一道因偶在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高談快論,說道論法,不意竟熾起了身邊那塊被媧皇氏煉過拋置不用的頑石的凡心。于是,茫茫大士念咒書符,大展幻術,將一塊大石變成一塊美玉,托于掌上,攜入那“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xiāng)去安身樂業(yè)”,于是一部千古奇書《紅樓夢》就開始一幕幕演化出來。可見,茫茫大士與渺渺真人應該是這部奇書的重要引線人物,他們雖然似乎游離在《紅樓夢》主體故事之外,但在冥冥之中卻又是書中重要人物命運的主宰者。
在前八十回本中茫茫大士多次出現(xiàn)和被提到,如第一回里他就三次出現(xiàn):一次如上所述;另一次寫他和渺渺真人一起出現(xiàn)在甄士隱的白日夢里,寫茫茫大士攜了那塊頑石通靈后化成的寶玉,為了結一段“風流公案”,而到警幻仙子宮中辦交割手續(xù);第三次出現(xiàn)是在甄士隱一覺醒來,抱著三歲女兒英蓮(后之香菱)到街前看熱鬧,“只見從那邊來了一僧一道,那僧則癩頭跣足,那道則跛足蓬頭,瘋瘋癲癲,揮霍談笑而至”,接著,單提那癩頭和尚又哭又笑,要士隱舍棄這“有命無運,累及爹娘之物”,并唱出四句揭示英蓮日后悲慘命運的偈詩,士隱不能省悟。這三次出現(xiàn)塑造出了一個忙忙碌碌在紅塵中救苦救難、點人迷津、超度眾生的神仙形象,文字頗為詳細。而第三回通過林黛玉之口回憶“那一年我三歲時,聽說來了一個癩頭和尚,說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從”,則只是幾筆帶過,十分簡練。掩卷思之,怕比向甄士隱索度英蓮時還要哭笑瘋癲吧,但這里作了暗筆處理。這超度三歲小兒未成的茫茫大士就是癩頭和尚,看來他費這一番苦心確實是想讓這一干風流冤孽早一些解脫的。此外,在第七回里,薛寶釵談到自己的病,說“虧了一個禿頭和尚……說了一個海上方……吃他的藥倒效驗些”,接著第八回又借鶯兒之口,說出他家小姐寶釵項圈的金鎖上刻的“不離不棄,芳齡永繼”八個字“是個癩頭和尚送的”,可知這個摧殘真情“木石前盟”的“金玉良緣”,冥冥之中竟是茫茫大士在牽線,這又似乎在茫茫大士之上又有什么更高的命運主宰者……,好了,不用再錄引其它情節(jié)了。
那么,這個救苦救難的茫茫大士除了作為全書的引子又在書內各個人物間穿針引線之外,到底起什么作用呢?我們說曹雪芹是一個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絕不是虔誠的佛教徒在書中進行說法,他之所以著意用不少筆墨寫僧、寫道、寫警幻仙姑、寫馬道婆、寫前世冤孽,都是為給全書情節(jié)增添波瀾,進行更自由地謳歌或鞭撻;也是為了給該書添加些異樣色彩,提供給讀者一個更廣闊的人間、天上任馳騁的藝術天地,總之,是為了藝術上的表達手法上的需要,是隱而不露之處。如果說看《紅樓夢》一書,最關鍵的是真假二字的話,那么,這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絕不是在打啞謎,很可以而且必須用來對待書中這位救命仙僧茫茫大士。
這首七言絕句不僅平仄粘對甚工,而且首聯(lián)也大體對仗,這就更使它帶有較強的聲律節(jié)奏感,可以詠唱。語言雖然接近俚言俗語,但亦不失其含蓄流暢。
上一篇:《琴曲四章》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石上偈》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