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監》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史記》卷四《周本紀》:“封商紂子祿父殷之余民。武王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鮮、蔡叔度相祿父治殷。”《史記正義》:“《地理志》云:‘河內,殷之舊都。周既滅殷,分其畿內為三國,《詩》邶、鄘、衛是。邶以封紂子武庚;鄘,管叔尹之;衛,蔡叔尹之。以監殷民,謂之三監。’《帝王世紀》云:‘自殷都以東為衛,管叔監之;殷都以西為鄘,蔡叔監之;殷都以北為邶,霍叔監之,是為三監。’按:二說各異,未詳也。”《史記》同上又:“周公奉成王命,伐,誅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開代殷后,國于宋。頗收殷余民,以封武王少弟封為衛康叔。”《史記正義》:“……按:武王滅殷國為邶、鄘、衛,三監尹之。武庚作亂,周公滅之,遷三監之民于成周,頗收其余眾,以封康叔為衛侯,即今衛州是也。”
【釋義】周滅殷,把殷國土分為三國:邶、鄘、衛,由三人分統,稱為三監。三監有兩種說法,其一是武庚、蔡叔、管叔;另一是管叔、蔡叔、霍叔。
【例句】①將叔鮮進封管叔,叔度封蔡叔,叔處封霍叔,名為三監。(鄭光祖雜劇《輔成王周公攝政》楔子)周武王封三監。此例中采用《帝王世紀》的說法,以管叔、蔡叔、霍叔為“三監”。②一人教太公擁旌旗,三監共武庚聽消息。(鄭光祖雜劇《輔成王周公攝政》第三折〔么〕)一人指成王,三監指管蔡等人。
上一篇:元曲典故《三白》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三省》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