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木蘭花》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獨上小樓春欲暮,愁望玉關芳草路②。消息斷,不逢人,卻斂細眉歸繡戶③。坐看落花空嘆息,羅袂濕斑紅淚滴④。千山萬水不曾行,魂夢欲教何處覓?
【注釋】
①《木蘭花》: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金奩集》入“林鐘商調”。《花間集》所錄三首各不相同,茲以韋莊詞為準。《木蘭花》、《玉樓春》兩調,其七字八句者為《玉樓春》體。《木蘭花》則韋詞、毛詞、魏詞共三體,從無與《玉樓春》同者。自《樽前集》誤訓后,宋詞相沿,率多混填。②玉關:即玉門關,這里泛指征人所在的遠方。③斂細眉:指因愁而皺眉。④羅袂:衣袖。紅淚:淚從涂有胭脂的面上落下,故為紅淚。又解,指血淚。據王嘉《拾遺記》載:薛靈蕓是魏文帝所愛的美人,原為良家女子,被魏文帝選入六宮。靈蕓升車就路之時,以玉唾壺承淚,壺則紅色。及至京師,淚凝為血。之后,文學作品中常把女子悲哭的淚水稱為紅淚。
【評點】
這首詞寫思婦對征人的懷念。
上片寫閨中少婦登樓遠望。“獨上小樓春欲暮”采用倒裝句式。“愁望玉關芳草路”,寫獨上小樓是為了遠望玉門關,追尋郎君的蹤跡。這二句中 “獨”、“暮”、“愁”、“玉關”等詞,將一個有著閨怨春愁的少婦形象呈現在人們面前,與王昌齡筆下的那個 “春日凝妝上翠樓”而 “不知愁”的 “閨中少婦”形象截然不同。接下來的 “消息斷,不逢人,卻斂細眉歸繡戶”通過幾個行為細節,寫出了少婦由盼望到失望的心理過程,簡潔而流暢。
下片轉寫樓下院中的黃昏。“落花”飛與 “春欲暮”相合,自然使她想到了自身悲涼遭遇,不免長噓短嘆。“羅袂濕斑紅淚滴”這一句也用倒裝,意為因傷心落淚而使羅袖沾濕。“紅淚”暗用《拾遺記》薛靈蕓入宮別父母的典故,足見相思之苦。結句寫因思念而欲勞遠夢,但兩地相距太遠,夢也難到,真是 “蕩氣回腸,聲哀情苦”(《栩莊漫記》)。
這兩句大概承沈約《別范安成》詩中 “夢中不識路,何以慰相思”之句變化而來。由此亦可見沈約詩古風質樸,韋莊詞則情詞婉轉。
《韋莊·木蘭花》花間集鑒賞大全
上一篇:《李珣·望遠行》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下一篇:《魏承斑·木蘭花》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