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人南去雪紛紛,雁叫汀沙不可聞2。積水長天隨遠客3,荒城極浦足寒云4。山從建業千峰出5,江至潯陽九派分6(對仗有光焰)。借問督郵才弱冠,府中年少不如君。
【校記】
1.李錄事,《全唐詩》一作“裴員外”。
2.沙,《全唐詩》一作“洲”。
3.客,《全唐詩》一作“色”。
4.荒城,《全唐詩》一作“荒林”,又作“孤舟”。
5.出,《全唐詩》一作“起”,又作“斷”。
6.至,《全唐詩》一作“自”,又作“到”。
【箋釋】
[李錄事] 不詳。錄事,官名。掌管文書,勾稽缺失。三國諸將軍府始置。隋唐五代御史臺、諸寺監、東宮詹事府、左右春坊、諸率府、親王府、都督府、諸府州縣等置,位高者從九品上,低者為流外。錄事,亦為錄事參軍之省稱。西晉丞相府始置,為錄事曹長官,掌總錄眾曹文簿,舉彈善惡,位在列曹參軍上。隋唐置于州者為諸州長官重要僚佐而非署曹之官屬。 饒,饒州。《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八“饒州”:“本秦鄱陽縣也,屬九江郡。《鄱陽記》云‘在揚州己午之間’。孫權分豫章,立為鄱陽郡。梁承圣二年,改為吳州,至陳光大元年,省吳州,依舊置郡。隋開皇九年平陳,改鄱陽為饒州,其城即吳芮為番令所居城。”
[北人南去] 饒州地屬江南,故云。高適《別董大》:“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遠客] 遠行之人,指李錄事。李白《于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遠客投名賢,真堪寫懷抱。”
[極浦] 遙遠的水濱。《楚辭·九歌·湘君》:“望涔陽兮極浦,橫大江兮揚靈。”王逸注:“極,遠也;浦,水涯也。”江淹《雜體詩·效謝惠連〈贈別〉》:“停艫望極浦,弭棹阻風雪。”寒云,寒天的云。陶淵明《歲暮和張常侍》:“向夕長風起,寒云沒西山。”李白《白纻辭》:“寒云夜卷霜海空,胡風吹天飄塞鴻。”郎士元《盩厔縣鄭礒宅送錢大》:“荒城背流水,遠雁入寒云。”
[建業千峰] 建業,即今江蘇南京。《元和郡縣圖志》卷二五“潤州上元縣”:“建康故城,在縣南三里。建安中改秣陵為建業,晉復為秣陵,武帝又分秣陵水北為建業,避愍帝諱,改名建康。”建業四周多山,《元和郡縣圖志》卷二五“潤州上元縣”:“鐘山,在縣東北一十八里。按《輿地志》,古金陵山也,邑縣之名,皆由此而立。吳大帝時,蔣子文發神異于此,封之為蔣侯,改山曰蔣山。宋復名鐘山。梁武帝于西麓置愛敬寺,江表上巳常游于此,為眾山之杰。”“覆舟山,在縣東北十里,鐘山西足,地形如覆舟,故名。宋元嘉中,改名玄武山,以為樂游苑。初,桓玄作亂,使卞范之屯覆舟山西,粟余二萬。宋高祖率義師食畢,棄其余糧,躬先士卒以擊之,范之等一時土崩。”“牛頭山,在縣南四十里。山有二峰,東西相對,名為‘雙闕’。晉氏初過江,無闕,王導指山鑿兩峰,即此名天闕山。”“方山,在縣東南七十里。秦鑿金陵以斷其勢,方石山垝,是所斷之處也。”“三山,在縣西南五十里。晉王浚伐吳,宿于牛渚,部分明日前至三山,即此也。”“四望山,在縣西北八里。晉溫嶠伐蘇峻,于四望山筑壘以逼賊,是也。”
[潯陽九派] 潯陽,《通典》卷一八二“潯陽郡”:“江州,今理潯陽縣。《禹貢》荊、揚二州之境。《禹貢》揚州曰‘彭蠡既潴’,荊州曰‘九江孔殷’,今彭蠡湖在郡之東南,九江在郡之西北,則彭蠡以東為揚州,九江以西為荊州。春秋屬楚,秦屬九江郡,二漢屬廬江、豫章二郡地。晉初屬廬江、武昌二郡,后割荊、揚二州而置江州,后又置潯陽郡。宋齊亦為潯陽郡,皆置江州。中流襟帶,常為重鎮。隋置九江郡,大唐改為江州,或為潯陽郡。”《玉海》卷二〇:“《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江漢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注:‘江于此州界分為九道,甚得地勢之中。’釋文:《尋陽地記》曰:禹疏九江,一曰烏白江,二曰蚌江,三曰烏江,四曰嘉靡江,五曰畎江,六曰沙源江,七曰廩江,八曰提江,九曰箘江。張須元《緣江圖》云:一曰三里江,二曰五州江,三曰嘉靡江,四曰烏土江,五曰蚌江,六曰白烏江,七曰箘江,八曰沙提江,九曰廩江,參差隨水長短,或百里,或五十里。始于鄂陵,終于江口,會于桑落洲。《太康地記》曰:九江,劉歆以為湖漢九水,入彭蠡澤也。《正義傳》:以江是此水大名,九江謂大江分而為九,猶大河分為九河。”孟浩然《自潯陽泛舟經明海作》:“大江分九派,淼漫成水鄉。”
[督郵] 官名。漢置,郡的重要屬吏,代表太守督察縣鄉,宣達教令,兼司獄訟捕亡。唐以后廢。《漢書》卷七六《尹翁歸傳》:“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歸,徙督郵。”《后漢書》卷七三《何敞傳》:“立春日,常召督郵還府。”后亦喻指郡府的屬吏。唐盧綸《送鮑中丞赴太原》:“專幙臨都護,分曹制督郵。”此處指稱李錄事。
【輯評】
《唐詩鼓吹評注》卷三:此言雪下之時,錄事自北而南,正值沙汀雁中之際,為不忍聞也。觀之江水彌茫,寒云慘淡,千峰遠影,九派分流,此皆客途之所經目者。今錄事年方弱冠,想府中之參佐僚友雖多,皆不如錄事之年少也,可不乘時以策勛哉!
《詩藪內編·近體中·七言》:中唐起句之妙有不減盛唐者,如錢起“未央月曉度疏鐘,鳳輦時巡出九重”,皇甫曾“長安雪后見歸鴻,紫禁朝天拜舞同”,司空曙“迢遞山河擁帝京,參差宮殿接云平”,皇甫冉“北人南去雪紛紛,雁叫汀洲不可聞”,韓翃“仙臺初見五城樓,風物凄凄宿雨收”,韓愈“南伐旋師太華東,天書夜到冊元功”,韓偓“星斗疏明禁漏殘,紫泥封后獨憑欄”,皆氣雄調逸,可觀。
《三體唐詩》卷四高士奇輯注:“江至潯陽九派分”。《潯陽地記》曰:“九江:一烏江,二蜯江,三烏臼江,四嘉靡江,五畎江,六源江,七廩江,八提江,九箘江。”
《小清華園詩談》卷下:唐人之詩,有清和純粹可誦而可法者,如……皇甫冉之“北人南去雪紛紛,雁叫汀洲不可聞。積水長天隨遠客,荒城極浦足寒云。山從建業千峰出,江至潯陽九派分。借問督郵才弱冠,府中年少不如君。”
王堯衢《古唐詩合解箋注》卷一○:“北人南去雪紛紛”,送行時是冬,北風吹雪向南,北人正隨著雪走,凄怨不勝。“雁叫汀洲不可聞”,雁為雪亂叫聲彌急。不可聞,聲之慘也。人生送別,便若失群之雁,可嘆也。“積水長天隨遠客”,積水,海也。錄事此去江海渺茫,長天與遠客而俱遠矣。“荒城極浦足寒云”,所過之地,有荒城焉,居人少也;有極浦也,水路長也。俱為寒云遮斷。“足”字好,充足也。“山從建業千峰出”,建業,今之江寧府。從此見千峰之杰出。“江至潯陽九派分”,潯陽,今之九江府。由此赴饒,江自德化分為九道。“借問督郵才弱冠”,督郵,府之僚屬。李錄事年方弱冠。二十曰弱冠。“府中年少不如君”,羨其至饒州必能遠勝諸年少也。○前解,送行時候;后解,切錄事饒州。
上一篇:《三月三日義興李明府后亭泛舟》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秋日東郊作》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