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謠
小麥青青大麥枯,
誰當獲者婦與姑。
丈夫何在西擊胡。
吏買馬,君具車。
請為諸君鼓嚨胡。
此詩始見于《后漢書·五行志》中, 《樂府詩集》又題為《后漢桓帝初小麥童謠》。據《后漢書》載,漢桓帝“元嘉中,涼州諸羌,一時俱反。南入蜀、漢,東抄三輔,延及并、冀,大為民害。命將出眾,每戰常負。中國益發甲卒,麥多委棄,但有婦女獲刈之也。”因外族侵擾而抗爭,因抗敵而征調男丁,因指揮無能而兵敗,因兵敗又需戍邊御敵而征兵,使得勞力缺乏,田園荒蕪。這首詩反映的就是這樣的一個背景。
“小麥青青大麥枯,誰當獲者婦與姑。”小麥正返青色,大麥業已該收割了。誰去干這些農活兒呢?擔當此任的只有媳婦與婆婆了。“丈夫何在西擊胡。”男人們哪里去了?到西部邊疆抗擊胡人去了。男丁衛國戍邊夠光榮的了,婦女頂整個天又種又收夠辛苦的了。按說對這類家庭該關照關照了;但是,沒有。有的卻是“吏買馬,君具車”,官吏們卻只顧買馬治車享清福!他們哪里管百姓的辛勞、死活?高壓下的百姓不敢公開指責官吏們,只能“請為諸君鼓嚨胡”,只好請諸位把憤怒暗暗咽下。鼓嚨胡,即鼓嚨喉; “胡”為“喉”的假借字。官吏盤剝、享樂百姓忍氣吞聲,敢怒不敢言。然而,畢竟有聰慧者用童謠的形式表達出百姓的心聲。
這首詩不長,句式活潑,三言、七言夾雜使用。實際上“誰當獲者”、 “丈夫何在”皆可認為是四言的問句。詩中有問有答, “誰當”、 “何在”,自問自答,引人注目,引人深思。
上一篇:客從遠方來|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山中雜詩|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