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拒危城下(宋州),蕭條送爾歸。寒風吹畫角,暮雪犯征衣。道里猶成間,親朋重與違。白云愁欲斷,看入大梁飛。
警拔。起句千鈞筆力,第五亦煉,極自然。
【箋釋】
[司空十四] 司空曙,字文明,行十四,廣平人。參見本書卷三司空曙小傳箋釋。 宋州,《元和郡縣圖志》卷七“宋州”:“《禹貢》豫州之域。即高辛氏之子閼伯所居商丘,今州理是也。周為青州之域。武王封微子于宋,自微子至君偃三十三世,為齊、魏、楚所滅,三分其地,魏得其梁、陳留,齊得濟陰、東平,楚得沛。按:梁即今州地。秦并天下,改為碭郡。后改為梁國。漢文帝封其子武為梁王,自漢至晉為梁國,屬豫州。宋改為梁郡。隋于睢陽置宋州,大業三年,又改為梁郡。隋亂,陷賊。武德四年,討平王世充,又為宋州。天寶末,祿山亂兩河,郡縣多所陷沒,惟張巡、許逺、姚誾三人堅守睢陽,賊將尹子奇并力攻圍,逾年不克,城中孤危,糧竭,人相食殆盡。時賀蘭進明、許叔冀屯軍臨淮,爭權不協,不發援師,城竟為賊所陷。巡、遠等抗詞不屈,遂俱被害。然使賊鋒挫衄,不至江、淮,巡、遠之力也。”
[九拒危城] 危城,即指宋州。《舊唐書》卷一八七下《忠義傳·張巡》:“張巡,蒲州河東人……時許遠為睢陽守,與城父令姚誾同守睢陽城,賊攻之不下。初,祿山陷河洛,許叔冀守靈昌,薛愿守潁川,許遠守睢陽,皆孤城無援,愿守一年而城陷,叔冀一年而自拔,獨睢陽堅守。賊將尹子奇攻圍經年,巡以雍丘小邑,儲備不足,大寇臨之,必難保守,乃列卒結陣詐降。至德二年正月也,玄宗聞而壯之,授巡主客郎中,兼御史中丞。尹子奇攻圍既久,城中糧盡,易子而食,析骸而爨,人心危恐……城中將吏知救不至,慟哭累日。十月,城陷,巡與姚誾、南霽云、許遠皆為賊所執。”又,韓愈《張中丞傳后序》:“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沮遏其勢,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當是時,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也。不追議此,而責二公以死守,亦見其自比于逆亂,設淫辭而助之攻也。”
[畫角] 古管樂器。傳自西羌。形如竹筒,本細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因表面有彩繪,故稱。發聲哀厲高亢,古時軍中多用以警昏曉,振士氣,肅軍容。帝王出巡,亦用以報警戒嚴。南朝梁簡文帝《折楊柳》:“城高短簫發,林空畫角悲。”李白《出自薊北門行》:“孟冬風沙緊,旌旗颯凋傷。畫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揮刃斬樓蘭,彎弓射賢王”。杜甫《歲晏行》:“萬國城頭吹畫角,此曲哀怨何時終。”
[道里] 道路村落。《商君書·錯法》:“茍有道里,地足容身,士民可致也。茍容市井,財貨可眾也。”
[大梁] 即唐之汴州。《元和郡縣圖志》卷七“汴州”:“《禹貢》豫州之域。春秋鄭地。戰國魏都,《史記》魏惠王自安邑徙理大梁,即今浚儀縣。秦為三川郡地。漢陳留郡之浚儀縣也……漢文帝以皇子武為梁王,都大梁,以其地卑濕,東徙睢陽,今宋州是也。漢陳留郡,即今陳留縣,東魏孝靜帝于此置梁州,周宣帝改為汴州。隋大業二年州廢,以開封、浚儀屬鄭州。隋亂,陷賊,武德四年平王世充,復置汴州,以城臨汴水故也。”
上一篇:《送李錄事兄歸襄陽》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漢陽獻李相公》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