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龍》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宋·孫光憲《北夢瑣言》:“乖龍苦行雨,多竄匿古木中及檐楹內,雷神捕之。”又,宋·黃休復《茆亭客話》:“世傳乖龍者,苦于行雨而多方竄匿。藏人身中,或在古木、楹柱內及樓閣鴟甍中,為雷神捕之。”又,唐·白居易《偶然》之一:“乖龍藏在牛領中,雷擊龍來牛枉死。”
【釋義】乖龍是傳說中不肯聽命的孽龍,不愿去行雨,因此天神派雷神追捕它。
【例句】①不想那避乖龍肯分的去碑上起,可早霹靂做粉零麻碎。(馬致遠雜劇《半夜雷轟薦福碑》第四折[落梅風])這里稱“乖龍”為“避乖龍”。乖龍藏在薦福碑頭,雷神為捕龍,把碑劈碎了。②那一個鞭下的猛,半空中起了一個避乖龍。(關漢卿(《元曲選》作尚仲賢)雜劇《尉遲恭單鞭奪槊》第三折[圣藥王])形容尉遲恭鞭像避乖龍那樣兇猛。元曲中常稱“乖龍”為“避乖龍”。③我則待安樂窩中且避乖,爭奈我便時未來。(關漢卿雜劇《山神廟裴度還帶》第一折[油葫蘆])說自己是乖龍,時未來,暫時蟄伏。
上一篇:元曲典故《鶴鳴琴》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伏生》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