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以我獨沉久,愧君相見頻。平生自有分2,況是蔡家親。
情景凄然,惜落句氣盡,不為完璧。
【校記】
1.訪,《全唐詩》一作“見”。
2.自有,《全唐詩》一作“有深”。
【箋釋】
[外弟] 表弟。亦通謂姑舅兄弟。《三國志·蜀書·蔣琬傳》:“(蔣琬)弱冠與外弟泉陵劉敏俱知名。”《宋書》卷五五《臧燾傳》:“傅僧祐,祖父弘仁,高祖外弟也。以中表歷顯官,征虜將軍、南譙太守、太常卿。”清郝懿行《宋瑣語·言詮》:“通家親戚之稱也,外弟中表,通謂姑舅兄弟。”
[獨沉] 謂獨自韜晦。韓愈孟郊《遣興聯句》:“時危抱獨沉,道泰懷同翔。”
[蔡家親] 東漢蔡邕之母是袁渙(字曜卿)的姑姑,蔡袁二人為姑表親,后因稱姑表親為“蔡家親”。張華《博物志》卷六《人名考》:“蔡伯喈母,袁公(熙)妹曜卿姑也。”《晉書》卷三四《羊祜傳》:“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祜,蔡邕外孫。”“祜討吳賊有功,將進爵土,乞以賜舅子蔡襲。詔封襲關內侯,邑三百戶。”
【輯評】
《對床夜語》卷四:詩人發興造語,往往不約而合。如“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王維也。“樹初黃葉日,人欲白頭時”,樂天也。司空曙有云:“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句法王而意參白,然詩家不以為襲也。
《四溟詩話》卷一:韋蘇州曰:“窗里人將老,門前樹已秋。”白樂天曰:“樹初黃葉日,人欲白頭時。”司空曙曰:“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三詩同一機杼,司空為優,善狀目前之景,無限凄感,見乎言表。
《四溟詩話》卷三:予曰:“晚唐人多用虛字,若司空曙‘以我獨沉久,愧君相見頻’……此皆一句一意,雖瘦而健,雖粗而雅。”
《古歡堂雜著·詩話》:(茂秦云)韋蘇州曰:“窗里人將老,門前樹已秋。”白樂天曰:“樹初黃葉日,人欲白頭時。”司空曙曰:“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余所見與茂秦不同,司空意盡,不如樂天有余。味“初”字“欲”字,妙有含蓄,老淚暗流,情景難堪,更深一層。
《唐詩快》卷九:“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相對豈不凄然。
《詩境淺說》甲編:前錄盧綸詩(《送李端》),佳處在后半首,此詩佳處在前半首。一則以遠別,故但有悲感;一則以見宿,故悲喜相乘。盧與司空,本外家兄弟,工力亦相敵也。前四句言靜夜而在荒村,窮士而成陋室,已為人所難堪,而寒雨打窗,更兼落葉;孤燈照壁,空對白頭。四句分八層,寫足悲涼之境。后四句緊接上文,見喜之出于意外。言以我之獨客沈淪,宜為世棄,而君猶存問,生平相契,況是舊姻,其樂可知矣。前半首寫獨處之悲,后言相逢之喜,反正相生,為律詩之一格。司空曙有《送人北歸》詩云:“世亂同南去,時清獨北還。”起筆即用此格,取開合之勢,以振起全篇也。
上一篇:《送李中丞之襄州》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酬李端校書見贈》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