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江頭浪最深,行人到此盡沉吟。
他時若向無波處,還似有波時用心?
揚子江頭風急浪高,行人面對這樣的險情,免不了沉吟躊躇;但是,如果在看似風平浪靜的所在,還能像此際那樣作一番冷靜的明智的思考和抉擇嗎?
揚子江頭的風浪不過是自然界的風浪,在現實的社會、人生的旅途上,有多少個更險惡的“揚子江頭”啊!
古代詩人屢屢慨嘆“行路難”。李白以豪放著稱,但他在詩中慨嘆“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所謂上蔡蒼鷹指的是李斯的故事。李斯是大儒荀子的好學生,跑到秦國去實行荀況李斯主義。到頭來他的大抱負算是實現了,他所輔佐的英明主子嬴政成了一統天下的始皇帝;他個人所追求的榮華富貴也達到了,他成了大秦朝的丞相。然而最終的結局是被殺,臨刑之際對兒子們說:“我們還能像當年那樣牽著蒼鷹自由自在地去打獵游玩嗎?”這真是:周闕秦宮浪最深,李斯何不早沉吟?
《紅樓夢》一書語語道家常,卻處處充滿著禪味,書中有一聯:“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和遇賢這首詩同一旨趣。
上一篇:禪詩《木蘭柴》原文|賞析
下一篇:禪詩《枯荷》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