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閣送錢純老知婺州詩序
熙寧三年三月,尚書司封員外郎、秘閣校理錢君純老出為婺州,三館秘閣同舍之士相與飲餞于城東佛舍之觀音院,會者凡二十人。純老亦重僚友之好,而欲慰處者之思也,乃為詩二十言以示坐者。于是在席人各取其一言為韻,賦詩以送之。純老至州,將刻之石,而以書來曰:“為我序之。”
蓋朝廷常引天下儒學之士,聚之館閣,所以長養其材而待上之用。有出使于外者,則其僚必相告語,擇都城之中廣宇豐堂、游觀之勝,約日皆會,飲酒賦詩,以敘去處之情,而致綢繆之意。歷世浸久,以為故常。其從容道義之樂,蓋他司所無。而其賦詩之所稱引況諭,莫不道去者之美,祝其歸仕于王朝,而欲其無久于外。所以見士君子之風流習尚,篤于相先,非世俗之所能及。又將待上之考信于此,而以其匯進,非空文而已也。
純老以明經進士制策入等,歷教國子生,入館閣為編校書籍校理檢討。其文章學問有過人者,宜在天子左右,與訪問,任獻納。而顧請一州,欲自試于川窮山阻僻絕之地,其志節之高,又非凡材所及。此賦詩者所以推其賢,惜其去,殷勤反復而不能已。余故為之序其大旨,以發明士大夫之公論,而與同舍視之,使知純老之非久于外也。十月日序。
茅鹿門曰: 文之典刑,雍容《雅》《頌》。
張孝先曰: 與其改節茍容,毋寧請一州以去,此古人之重名義而輕仕進也。
上一篇:唐宋八大家文鈔《題哀辭后》原文全文
下一篇:唐宋八大家文鈔《鵝湖院佛殿記》原文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