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思肖《畫菊》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無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注釋】
(1)《畫菊》詩一題作《寒菊》,當為詩人長期隱居蘇州,晚年菊畫中的題畫詩。
(2)“花開”句:菊花開放在秋天,時間不同百花開,菊花盛開之際,百花早已凋謝無遺了,故曰“不并百花叢”。此處暗喻不與元朝合作之意。
(3)抱香死:死守枝頭,寧可香消枯死,比喻堅守貞操,始終不渝。
(4)吹落北風:寒冬到來,北風凜烈,孤傲堅挺,不被吹落。“北風”暗指北方來的元朝。
【賞析心得】
鄭思肖是宋末一位氣節高尚、德操堅守的詩人和畫家。宋亡后,他在元朝統治下生活長達四十三年,壽近八十而終。在漫長的余生中,他行坐寢處,必向南方,不忘故國。晚年時,他畫了一幅菊花圖,并題了一首詩。獨立疏籬,無土而開;詩配畫意,趣味無窮,余韻無限。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無窮。”詩一開頭,作者就顯示出菊花孤芳自賞,與眾不同的高風亮節。當百花都枯萎凋謝了,它卻迎風傲霜,雄姿挺立,獨自開放在疏籬之旁,趣味無窮,寓意深遠。“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結尾兩句,詩人正視現實,菊花無論怎樣堅強,離開土終究是要凋謝的。但是,花死并不意味花落,堅貞不屈的菊花寧可死守枝頭,抱香而枯,也決不向北風低頭,被其吹落,跌入泥潭。
全詩表達了作者寧死不屈、寧枯不落的崇高民族氣節。在作者《伯牙絕弦圖》的一首題畫詩中,他說:“終不求人更賞音,只當仰面看山林。一雙閑手無聊賴,滿地斜陽是此心”。這就表明,他的氣節歷久彌堅,從未被時間所消蝕,越近夕陽越堅定,直至生命結束。
上一篇:蘇軾《淮上早發》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下一篇:杜牧《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