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成羽翼
【出典】 《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漢十二年,上從擊破布軍歸,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諫,不聽,因疾不視事。……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從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須眉皓白,衣冠甚偉。上怪之,問曰: ‘彼何為者?’四人前對,各言名姓,曰東園公、角里先生、綺里季、夏黃公。上乃大驚,曰:‘吾求公數歲,公辟逃我,今公何自從吾兒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竊聞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者,故臣等來耳。’上曰: ‘煩公幸卒調護太子。’四人為壽已畢,趨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呂后真而主矣。’”
【釋義】 漢高祖劉邦晚年欲更換(呂后所生)太子,呂后用張良計,請四皓下山,劉邦見四皓輔佐太子,認為太子“羽翼已成”便放棄了更換太子的打算。
【例句】 甚殷勤佳約,茹芝人共,引鶴差鸞。借手便成羽翼,方略正如閑。(詹玉《八聲甘州·壽張尚書》3350)這里暗以張良比擬張尚書,頌美其政治謀略。
上一篇:典故《成一段奇》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成蕭何敗蕭何》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