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筆
白頭蕭散滿霜風,小閣藤床寄病容。
報導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鐘。
【注釋】
(1)此詩約作于哲宗紹圣四年(1097)初春,作者年六十二歲,被貶惠州,此時寓居嘉佑寺??v筆:當是隨筆之意。
(2)白頭蕭散:頭上白發稀疏的樣子。
(3)“小閣”句:作者一臉病容,住在小小閣樓的藤床之上。
(4)“報導—道人”句:意謂先生在嘉佑寺的小閣樓上,春睡正甜美,打更道士為不致于驚醒他的美夢,報導五更時,特別輕輕地敲擊寺鐘。
【賞析心得】
宋哲宗紹圣元年(1094),新黨再起,章惇任宰相。他雖是變法派主要人物,卻缺乏王安石那樣的思想境界和品質高度,屬于借新法變革往上爬的投機人物。因此,當章惇等對“元佑黨人”進行報復時,恃才傲物的蘇軾自然首當其沖,橫遭貶謫。當年六月,作者五十九歲,臨近花甲之年,自定州(今河北省定縣)被貶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蘇東坡到惠州,因建屋白鶴峰,完工前二年,均寓居嘉佑寺,這首《縱筆》,即寫寓居時的情景。
“白頭蕭散滿霜風,小閣藤床寄病容。”從定州貶至惠州,萬里之遙、江湖漂泊,衣食困窘,苦不堪言。衰老之狀、病軀之容,可想而見:頭發白了,現又脫落,更見稀疏,滿臉皺紋,面如風霜。生病的身軀行走不便,只有臥躺在寺中小閣樓的一張藤床上,聞名于世的大文豪,就是如此蜷縮在南國之隅,真是令人感嘆萬分!但滿身傲骨的詩人是決不屈服的。“報導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鐘。”詩中后兩句,語調一變,境界迥異,寺廟打更的道人輕輕走上鐘樓,輕輕敲打五更鐘,似乎他還在悄悄地對人說:輕一點,輕一點!小閣樓上,北方來的先生睡得正美呢,莫要吵醒他!看詩寫得多么灑脫,盡顯作者曠達胸襟,當地民眾對這位被貶先生,是多么的充滿敬意和無微不至的體貼。
據說,此詩傳至汴京宰相章惇那里,這位重新上臺的變法派權貴,對東坡仍能如此舒服地“春睡美”,大為惱怒,便大筆一揮,將他貶過海峽,貶到天涯海角的儋州。詩人一生因才出名,也因詩得禍。同代詩友黃庭堅曾說:東坡“短處在好罵”??蛇@里,他并沒有罵誰呀!只不過在逆境中自我輕松,苦悶時豁達樂觀。就這樣,也被小題大做,惹禍上身。這時的北宋朝廷,已非新舊兩派之爭,而是上升為唐末的朋黨之爭了。
上一篇:蘇軾《自題金山畫像》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下一篇:蘇軾《縱筆三首選二》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