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吳均·摯虞束晳辨曲水
亦題《束皙》、《三月三》。南朝梁志怪小說。吳均撰。原載《續(xù)齊諧記》。《太平廣記》卷一九七引載。李格非、吳志達《文言小說》選錄。摯虞,字仲洽,京兆長安人,曾為光祿勛、太常卿。才學(xué)通博,著述不倦。束皙,字廣微,陽平元城(今河北省大名縣)人,西晉文學(xué)家,以能辨析“汲冢書”古文字,遷尚書郎。本篇寫二人辨“三月三”風俗的來由。作品敘述:晉武帝問尚書郎摯虞:“三月三日曲水,其義何旨?”答:“漢章帝時,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過了三個月俱亡。一村以為怪,乃相與至水濱盥洗,因以流濫觴。曲水之義,蓋自此矣。”帝曰:“若如所談,便非嘉事也。”尚書郎束皙進言說:“仲洽小生,不足以知此,臣請說其始,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泛酒,故逸詩云:‘羽觴隨波流。’又秦昭王三月上巳,置酒河曲,見金人自河而出,捧水心劍,曰:‘令君制有西夏。’及秦霸諸侯,乃因此處立為曲水。二漢相緣,皆為盛集。”帝曰:“善。”賜金五十金,左遷仲洽為陽城令。作品說明了三月三日流杯曲水時俗的來由。《荊楚歲時記》亦記有這一時俗。古時這是有名節(jié)日,古人很重視。作品文筆簡潔清新,富于表現(xiàn)力。束皙所敘曲水的命名,意境優(yōu)美,饒有趣味。古代以“三月三日”為“上巳日”,所以叫“上巳節(jié)”。杜甫詩《麗人行》說:“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寫的即此節(jié)日。今北方各省盛行“踏青”,也以此日為節(jié)。《晉書·束晳傳》采載此故事。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邯鄲淳·執(zhí)竿入城》簡析
下一篇:《秦漢·韓嬰·接輿夫婦》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