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其后人有上書言相如使時受金[1],失官。》鑒賞
居歲馀,復召為郎。
相如口吃而善著書。常有消渴疾[2]。與卓氏婚,饒于財。其進仕宦,未嘗肯與[3]公卿國家之事,稱病閑居,不慕官爵。常[4]從上至長楊獵[5],是時天子方好自擊熊彘,馳逐野獸,相如上疏諫之。其辭曰:
臣聞物有同類而殊能者,故力稱烏獲,捷言慶忌,勇期賁、育[6]。臣之愚,竊以為人誠有之,獸亦宜然[7]。今陛下好陵阻險,射猛獸,卒然遇軼材[8]之獸,駭不存[9]之地,犯屬車之清塵[10],輿不及還轅,人不暇施巧,雖有烏獲、逢蒙之伎,力不得用,枯木朽株盡為害矣。是胡越起于轂下,而羌夷接軫[11]也,豈不殆哉! 雖萬全無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后馳,猶時有銜橛之變[12],而況涉乎蓬蒿,馳乎丘墳,前有利獸之樂而內無存變[13]之意,其為禍也不亦難矣!夫輕萬乘之重不以為安,而樂出于萬有一危之途以為娛,臣竊為陛下不取也。
蓋明者遠見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無形。禍固多藏于隱微而發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諺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14]。此言雖小,可以喻大。臣愿陛下之留意幸察。
【段意】 司馬相如不慕官爵,但對武帝多所諷諫。此段錄《上書諫獵》全文,力陳天子好獵之害。措辭雖止于天子自身之安危,卻表現了“桀驁不欲迎雄主之意”的作風。
注釋
[1]受金:收受賄金。[2]消渴疾:近人以為即糖尿病。[3]與(yu):參與。[4]常:嘗,曾經。[5]長楊:在今陜西周至縣東南一帶,有行宮長楊宮。[6]烏獲:戰國時秦力士。慶忌:春秋吳王僚之子,以勇武著稱。賁、育:指孟賁、夏育,均為古之勇士。[7]指獸中也有超常之勇獸。[8]卒:通“猝”,突然。軼材:超眾之材。[9]不存之地:不可得而安存之地。[10]屬車:本應指天子所乘之輿,但不合臣下諫上之禮,故以天子隨從之車代之。正如稱天子為“陛下”一樣。清塵:灰塵。稱“清”,乃因天子之車所卷起而尊之也。[11]胡越:北方胡人、南方越人,均曾與漢為敵。此喻禍害。轂(gu):車輪承接車軸處,此借此車輪。軫:車后橫木。[12]銜橛之變:指馬口所銜鉤心鐵(橛)斷落,致使車駕傾覆傷人的災變。[13]利獸之樂:貪利獵取獸物的樂趣。存變之意:防備突發災變之心。[14]垂堂:指正對堂檐下處。坐不垂堂,防備瓦墮而傷己。
上一篇:《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相如還報.》鑒賞
下一篇:《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1].》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