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見到振鐸的遺作重新編集出版,在我自然是非常高興的事,他遇難已經(jīng)二十三年了,其間又經(jīng)過勢將毀滅文化的十年浩劫??墒亲屛医o《西諦書話》作序,其實并不適宜。對于舊書,我的知識實在太貧乏了,沒法把這部集子向讀者作個簡要的介紹,而一篇合格的序文至少得做到這一點才成。在老朋友中間,最后一位適宜作這篇序文的是調孚,可惜他在一個月前也謝世了!
振鐸喜歡舊書,幾乎成了癖好,用他習慣的話來說,“喜歡得弗得了”。二十年代中期,好些朋友都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振鐸那時剛領會喝紹興酒的滋味,“喜歡得弗得了”,下班之后常常拉朋友去四馬路的酒店喝酒,被拉的總少不了伯祥和我。四馬路中段是舊書鋪集中的地方,振鐸經(jīng)過書鋪門口,兩條腿就不由自主地踅了進去。伯祥倒無所謂,也跟進去翻翻。我對舊書不感興趣,心里就有些不高興:硬拉我來喝酒,卻把我撇在書鋪門前。可是看他興沖沖地捧著舊書出來,連聲說又找到了什么抄本什么刻本,“非常之好”,“好得弗得了”,我受他那“弗得了”的高興的感染,也就跟著他高興起來。
喜歡逛舊書鋪的朋友有好幾位,他們搜求的目標并不相同。伯祥不太講究版本,他找的是對研究文史有實用價值的書。振鐸講究版本,好像跟一般藏書家又不盡相同。他注重書版的款式和字體,尤其注重圖版——藏書家注重圖版的較少,振鐸是其中突出的一位。就書的類別而言,他的搜集注重戲曲和小說,凡是罕見的,不管印本抄本,殘的破的,他都當做寶貝。寶貝當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往往在書鋪里翻了一通,結果一無所得。他稍稍有些生氣,喃喃地說:“可惡之極,一本書也沒有!”滿架滿柜的書,在他看來都不成其為書。經(jīng)朋友們說穿,他并不辯解,只是不好意思地一笑而已。他的性格總是像孩子那樣直率,像孩子那樣天真。
我跟振鐸相識之后,在一塊兒的日子多,較長的分別只有兩回。一回是大革命之后,為了避開蔣介石屠殺革命人民的兇焰,他去歐洲旅行。這部集子里有他在巴黎的幾段日記,可以見到他怎樣孜孜不倦地搜尋流落在海外的古籍。一回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去四川,他留在上海,八年間書信來往極少,只聽說他生活很困苦,還是在大批收買舊書。勝利后回到上海,我跟他又得常常見面,可是在那大變動的年月里,許多事情夠大家忙的,哪還有剪燭西窗的閑情逸致。現(xiàn)在看了這部集子里的求書目錄,才知道他為搶救文化遺產(chǎn),阻止珍本外流,簡直拚上了性命。當時在內(nèi)地的許多朋友都為他的安全擔心,甚至責怪他舍不得離開上海,哪知他在這個艱難的時期,站到自己認為應該站的崗位上,正在做這樣一樁默默無聞而意義極其重大的工作。
一九八一年六月九日
(1983年三聯(lián)書店《西諦書話》)
賞析序、跋這類文章,有各種寫法。常見的是說明編寫情況,闡述某些觀點、原則,介紹或評價作品等?!?lt;西諦書話>序》一改舊例,沒有把集子向讀者做簡要的介紹,而是通過回憶鄭振鐸愛舊書成癖的趣事,以及朋友之間誠篤的交游,刻畫了鄭振鐸始終充滿激情、充滿活力的個性和他對中國文化學術事業(yè)的貢獻。
序言開頭說自己舊書知識貧乏,無法把集子向讀者作簡單的介紹,是自謙。葉先生是文史老人,長期從事文史教學和編輯工作,是哺育過數(shù)代文化人的宗師。他學識淵博,世人共知。葉先生之所以舍書而寫人,自有深意在??此麅赡旰髮懢偷摹?lt;鄭振鐸文集>序》,也是憶舊多于評騭。緣何如此?《<鄭振鐸文集>序》中有這樣幾句話:“我常常這樣想,應該有人發(fā)個愿心,為振鐸兄寫一部傳記,這對幫助人們了解‘五四’以來的新文化運動大有好處。”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老人作序的目的是在為老朋友立傳,為新文化運動譜史,讓讀者知人論世,了解振鐸先生的思想人格和時代的精神風貌,進而理解他的文章。
序言接下來敘述了鄭振鐸搜求舊書的故事片斷,顯示了他的人品。“像孩子那樣直率,像孩子那樣天真”,始終充滿激情和活力是振鐸先生的個性基調。沒有粉飾、沒有夸張、毫不做作,作者用極質樸、極精煉的筆墨,通過自己的真感受,抒寫出鄭先生的真性情。對舊書,鄭先生的口頭禪是“喜歡得弗得了”。拉朋友去喝酒,路過舊書鋪,“兩條腿就不由自己地踅了進去”,把朋友撇在外面全不自覺;得到滿意的舊書,就興沖沖地捧著出來,連聲說“非常之好”,“好得弗得了”。得不到搜求的書,面對滿架的書喃喃地說:“可惡之極,一本書也沒有!”記述通過這些個性化的語言、個性化的情態(tài),特別是饒有趣味的對比描寫,把老朋友愛舊書成癖的率直,表現(xiàn)得準確而細膩。讀到這里,讀者會發(fā)出會心的微笑。這不是隨筆,簡直是疏淡而雋永的小小說。
如果說,上邊作者的回憶是輕松的,感受是親切的、溫馨的。作者對鄭振鐸在非常時期收集古書的回憶,卻浸透著深沉的、崇敬的情感。大革命失敗之后,鄭振鐸避難歐洲,搜尋流落在海外的古籍孜孜不倦;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在孤島上海,為國家搶救文化遺產(chǎn),阻止珍本外流,“簡直拚上了性命”。作者用簡潔質樸的語言,把鄭振鐸熾熱的愛國情感、獻身于祖國文化事業(yè)的精神表現(xiàn)得十分感人。
整篇序言情真意切,對老朋友緬懷、敬佩之情充滿字里行間。講究謀篇布局而不露痕跡,對鄭振鐸人品的揭示寫得層次感很強。語言平淡質樸,親切自然,具有極強的感染力。文章閃爍著葉先生平樸誠篤的人格光芒。
上一篇:《我的老師(節(jié)選)》原文|賞析
下一篇:《致周世釗》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