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韻類·末字新雋響亮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詞之用字,務在精擇。腐者、啞者、笨者、弱者、粗俗者、生硬者、詞中所未經見者,皆不可用。而葉韻字尤宜留意,古人名句,末字必新雋響亮,如“人比黃花瘦”之瘦字,“紅杏枝頭春意鬧”之鬧字皆是。然有同此字,而用之善不善,則存乎人之意與筆。(沈祥龍 《論詞隨筆》)
【詞例】
醉 花 陰
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解析】 “名高白雪,聲聲而自合鸞歌;響遏行云,字字而偏諧鳳律?!?五代后蜀·歐陽炯:《花間集序》)詞原是要合樂而歌的,在文學樣式中最重音樂性。唐宋時代,了解音樂的詞人是按樂譜的音律節拍來填詞的,不曉音律的詞人才按前人作品的字句平仄來填寫,后來詞的樂譜、歌法漸漸失傳,詞才脫離了詞樂。但詞用字講究音聲合諧動聽的特點卻依舊沒變。葉韻字在詞的音樂性中的作用格外重要,所以更要音調悅耳; 而葉韻字又要用得意味新穎、雋永,切合詞境才可貴?!澳┳中码h響亮”正是概括地道出了這一填詞密訣。李清照的 《醉花陰》 就是妙用此法的名作。
這首 《醉花陰》 寫李清照重陽佳節思念丈夫,倍感孤獨寂寞的心情,選擇了適合表現低沉情緒的宥候韻,曲折、沉重,同全詞的意境情調極為和諧?!氨§F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字字發音口形小,聲音低沉,如泣如訴?!凹压澯种仃枴甭暆u明亮,似佳節將給百無聊賴的詞人一些歡娛的希望。而 “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又沉下去,正切合詞中寫涼意入帳中枕上,對比夫婦團聚時的溫馨,詞人心頭升起一番凄涼滋味的內容。至于下片,遣字也無一字妥貼,絕無一字腐、啞、笨、弱、粗俗或生硬者。下片各句末字分別是 “后”、“袖”、“魂”、“風”、“瘦”等字,除韻腳低沉外,“魂”、“風”二字聲徐而渾,同凄愴的詞境也相一致。
而其中名句 “人比黃花瘦”之 “瘦”字,更是詞中之眼,全詞用字妙中之妙者。它除了用韻適合全詞感傷情調外,用意也新穎、雋永。它在全詞最后,凝注了全章蘊含的刻骨離愁與相思,并用 “為伊消得人憔悴”的 “瘦”將這離愁相思形象化,正是畫龍之后的點睛之筆。這一 “瘦”字也使最后一句不僅有黃花象人一樣在西風中消瘦、枯萎之意,而且講人不但受西風之吹,還有離愁別恨交感其心,其苦更深,其身也更瘦,這就有豐富的新意。并且前面 “英道不消魂”正是詞人思念親人,悲傷至極,沖口而出之辭,其中有轉折之力,有哀怨之情。下接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更虛實相得,構成一幅西風卷簾、瘦人與瘦菊相憐、佳節冷落的圖畫。這比單講人似花瘦意境更加深厚。蕭瑟情味,俱收此中,而超乎象外,不可勝言。宋人胡仔說: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此語亦婦人所難到也?!? 《苕溪漁隱叢話》)其實何止婦人難到! 據元代伊世珍 《瑯嬛記》 載,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曾將清照的詞夾雜在自己所作詞中,請友人陸德夫品評。德夫講,“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絕佳”。而在這“絕佳”的三句中,凝煉、醒目的“瘦”字正是它們的一字之骨。這樣來看,秦觀的 《如夢令》“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李清照的同調詞“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雖都是用“瘦”字作句末字,也用得很妙,卻都遠不及這首〔醉花陰〕里用得精彩。
宋祁 《木蘭花》: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睂懨髅拇汗?,游春樂事,選擇了皓效條通韻,上去通押。字韻除“笑”字的為齊齒呼外,均為開口呼,聲音響亮?!拌?、“鬧”、“笑”、“照”均為去聲字,聲重而大,同舒徐和軟的上聲字“好”、“少”相配而用,抑揚有致,恰似詞人游春歡暢之時,放聲而歌,適合詞的內容,使全詞寫得聲情并茂。其中名句“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精妙別致,更是數百年來膾炙人口。王國維評作: “‘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 ‘鬧’ 字,而境界全出?!?《人間詞話》)清·黃蓼園也曾講過:“‘春意鬧’三字,尤奇辟?!?《蓼園詞選》)而清人李漁卻大不以為然,他說:“若紅杏之在枝頭,忽然加一 ‘鬧’ 字,此語殊難著解。爭斗有聲之謂鬧,桃李爭春則有之,紅杏予實未之見也?![’ 字可用,則 ‘吵’、‘斗’、‘打’ 字皆可用矣。”( 《窺詞管見》)這其實誤解了此處 ‘鬧’字的含義。這個 ‘鬧’ 不是“吵鬧”的鬧,而是 ‘鬧元宵’ 的鬧,“熱鬧”的鬧。這正寫出了紅杏的十分春意,在春風吹拂下舞動的姿態,也側面顯示了春游氣氛的熱鬧和詞人的興致之高。李漁的持異之論,正從另一方面說明了此 ‘鬧’字用得幾百年后還覺新穎別致,只不過李漁沒有細品其中不盡之味,率爾論詞罷了。
感人心者,莫切乎聲,莫深乎義。宋人填詞已始講究用字新雋響亮。他們中就有人自覺地選韻合律、煉字入詞,以求詞作歌來上口,細品有味。北宋·蘇軾《和致仕張郎中春晝》:“淺斟杯酒紅生頰,細琢歌詞穩稱聲”的詩句便露此意。李清照 《詞論》 講:“蓋詩文分平側而歌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且如近世所謂《聲聲慢》、《雨中花》、《喜遷鶯》,既押平聲韻,又押入聲?!队駱谴骸繁狙浩铰曧崳盅荷?、去聲,又押入聲。本押仄聲韻,如押上聲則協,如押入聲,則不可歌矣。”于詞的葉韻等要求更加嚴格,同時還指出填詞要典雅、有情致。到宋元之際,張炎在他的詞學專著 《詞源》中更明確地講到: “蓋詞中一個生硬字用不得。須是深加鍛煉,字字敲打得響,歌誦妥溜,方為本色語。如賀方回(賀鑄的字),吳夢窗(吳文英的號) 皆善于煉字面,多于溫庭筠、李長吉(李賀的字)詩中來。字面亦詞中之起眼處,不可不留意也?!钡角宕藗儗Υ搜芯扛蛹氈?。周濟對詞中用字陰陽、平上去入、雙聲疊韻等安排做了更為豐富的闡述,并且講填詞用韻“東真韻寬平,支先韻細膩,魚歌韻纏綿,蕭尤韻感慨,各具聲響,莫草草亂用?!?《宋四家詞選目錄序論》)深得其中三昧,足供填詞擇末字參考。以此求韻字聲諧,且煉韻字之義以求新雋,庶幾可無大失。
上一篇:聲韻類·平仄皆葉韻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抒情類·興寄幽微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