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斷》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唐張懷瓘著。張懷瓘為開元間書法家,評論家,官至翰林院供奉,著述甚豐,諸如《議書》、《論書》、《書估》、《書斷》、《畫斷》等等,多有流傳。
《書斷》前有序,后有跋,中分3卷。所錄多為古今書體及書家名錄,并各述其源,詳述其事。上卷列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隸書、章草、行書、飛白、草書等10體書,各述其源,系之以贊,卷尾《評》為總論一篇,中卷及下卷以“神”、“妙”、“能”為三品,每一品各以體分。“神品”25人,除去諸體兼能而重復者為12人;“妙品”98人,除去諸體兼能而重復者為39人;“能品”107人,除去諸體兼能而重復者為35人。后每列一人簡介,前由姓名,后至小傳,分別評論。《書斷》跋尾是張懷瓘之友趙僎所作,其贊曰:“統之美而絕舉,成一家之孤振,雖非孔父所刊,猶是丘明同事”。即以《春秋》、《左傳》相比。《書斷》全文3萬余言,為古代論書大作,頗具盛氣象,對后世影響很大。《書斷》為后世所重,宋朱長文在《續書斷》中說:“其善品藻者得三家焉:曰庚肩吾、曰李嗣真、曰張懷瓘”。《續書斷》體現了人本思想,尤重書家道德品格。今人王鎮遠著《中國書法理論史》中歸納張懷瓘《書斷》等著有5個特點:一為“對書法的再認識”;二為“論天資”;三為“風神骨氣”、四為“三品論書”、五為“發展觀”,并評《書斷》與孫過庭《書譜》為唐代書論之“雙璧”。《書斷》有《法書要錄》本、《墨池編》本、《王氏書苑》本、《四庫全書》本等。
上一篇:《中國文學家辭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亂世之戀》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