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類·詞境超妙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此寫洞庭湖中秋景色。……詞境超妙,江山助興。……從舟中人心跡與湖光映帶寫,隱現離合,不可端倪,鏡花水月,是二是一。自爾神采高騫,興會洋溢。詞人有英姿奇氣,一吐為快。(汪中《宋詞三百首注析》)
【詞例】
念 奴 嬌
張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吸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解析】評論張孝祥的這首詞所創造的藝術意境是超凡而美妙的,確是一語中的。所謂意境,是客觀生活圖景和詩人主觀思想感情相融合經過審美的創造而表現出來的鮮明的藝術形象,它可以使讀者通過想象和聯想如同親臨其境、親歷其事,并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引起共鳴; 它以其強烈的藝術魅力給人以美感享受。
張孝祥的這首詞描繪近中秋月夜泛舟洞庭湖的景色,抒發了詞人高潔坦蕩的情懷,創造了一種寥闊高遠、含蘊神秀的意境。洞庭湖夙以雄偉壯闊、氣象萬千著稱于世。“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孟浩然《臨洞庭湖贈張丞相》),“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 《登岳陽樓》),引發多少人為之神往而慨嘆。而今詞人看到它在月夜中是那般靜謐,“更無一點風色”,一輪浩月下,湖面皎潔寥廓,堪是“玉鑒瓊田三萬頃”,其中漾著詞人的一葉扁舟。“素月分輝”,銀光擁圍著他。此時水天相接、湖空一色,竟是“明河共影”,他和小船簡直與天上銀河在一起,影映湖面。這一切直令人覺得“表里俱澄澈”,多么潔凈無瑕神奇的境界啊,真是只可“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由這銀月照得“表里俱澄澈”的湖光,詞人想到了自己的心跡何嘗不是如此,他在嶺海為官經年,“孤光自照”,持身清正,心懷坦蕩潔白,“肝膽皆冰雪”。此時他全不顧及自己老衰失意的凄冷,而是穩泛空闊滄浪之中,心胸如是湖水平靜,塵世煩惱蕩滌一空,恍如與這浩瀚的水天合為一體。于是他心情騰躍起來,神采飛揚起來,他盡可吸西江而豪飲,持北斗細酙洞庭水為酒,招待宇宙萬物為賓客! 什么功名富貴、寵辱得失,此刻盡被拋于九霄云外,他從無私進入了忘我之境。他扣擊船舷長聲歌呼,“不知今夕何夕”!他完全陶醉于這美妙的大自然之中,達到了一時物我兩忘的境界。讀著此詞,聯想著、想象著詞人創造的意境,仿佛置身于浩瀚洞庭扁舟之中,在水天擁圍里感受到光風霄月 “表里俱澄澈”的奇境,感受到詞人“肝膽皆冰雪”的心跡,領會到詞人“萬象為賓客”的超然物外的曠達情懷。這不正是此詞 “詞境超妙”的藝術魅力嗎!
張孝祥在南宋初是一個主張抗金的有理想有抱負的政治家和詞人,這首詞是他于嶺海(作者任官桂林)被讒罷官北歸過洞庭所作。從此詞可看出他是蒙受了冤屈,因而看到明月下 “表里俱澄澈”的湖光,觸發了自己 “肝膽皆冰雪”的懷抱。那皎潔的月色和詞人純潔無私的心境相合交融在一起,那水天相接的空闊和天人合一的博大之感,使詞人情感得到升華。于是詞人胸中蓄積著的真實的情感,在這景物的觸動下噴涌而出,一吐為快,并用完美的藝術方式表現出來。此詞通過寫景來抒情,創造了空靈而神奇的意境。王闿運說此詞 “飄飄有凌云之氣”(《湘綺樓詞選》),它的意境的確有一種神奇縹緲之美,使人為之激動,引人遐思,極大地調動了讀者的想象與聯想,體會詞人超曠的情致與氣韻,因而給人一種飄逸的美感,使人精神上得到一番澡雪。
王夫之 《姜齋詩話》 中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況周頤 《蕙風詞話》 中也說:“寫景與言情,非二事也。善言情者,但寫景而情在其中。”從詩詞創作來說,在我為情,在物為景,應該做到物我相合、景情交融。就詩詞欣賞而言,讀者能夠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作品的意境而進入作者的內心世界,引起情感共鳴,得到美感享受。張孝祥的這首詞的情、景就是這樣的,做到了 “妙合無垠”,做到了 “寫景而情在其中”,因而才 “隱現離合,不可端倪,鏡花水月,是二是一”,因而才能 “詞境超妙”。
詩詞貴在意境,詩人總要通過寫景抒情來創造意境。怎樣的意境才是完美的? 怎樣的寫景抒情才算好呢 ?歐陽修 《六一詩話》 中引梅堯臣的話提出了一個標準:“若意新語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為善也。必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 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然后至矣。”這里所說的 “意新語工”很好地道出了完美意境的構成。所謂 “意新”就是詩人對生活獨特的新奇的感受和認識; 所謂 “語工”則是詩人完美的藝術表現。這樣“意新語工”的意境一定要達到如此標準: 把很難描寫的景象生動地描寫出來,如同讀者親自看到一般; 而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則含蘊在藝術形象之中,讓讀者通過這個藝術形象去領會。張孝祥以其高潔的人格、高昂的氣概和曠達的胸襟,憑著奇高的興致和奇特的想象,運用超凡的藝術表現所創造的意境,是屬于 “意新語工”的。他以出神入化之筆寫水光月色表里澄澈,境界極寥闊高遠,令人神往,做到了 “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他自持高潔,并能跳出煩惱困境,達到物我兩忘以及天人合一之感,盡蘊于這情景契合的意境中,做到了 “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這樣超妙的意境,使詞具有深厚的審美魅力,使人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感受到作者的人格美和作品的藝術美。正如黑格爾《美學》 中所指出 “只有通過心靈,而且由心靈的創造性活動產生出來的藝術作品,才成其為藝術作品”。張孝祥這首詞的意境確是來自詞人獨特的心靈的創造性活動。古來月夜抒懷的詩詞可謂多矣,然而張孝祥的這首詞仍然引人入勝而光耀千古,原因也在于此。
上一篇:境界類·一片化工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境界類·著一妙詞境界全出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