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孔約·孔氏志怪
亦題《志怪》、《孔氏志》、《孔氏志怪記》。東晉志怪小說集。孔約撰。《隋書·經籍志》雜傳類著錄,四卷,《新唐書·藝文志》入丙部小說家類。據考是書作于干寶后。原書已佚于宋代。《古小說鉤沉》輯佚文十則。其《落民》一則引于《酉陽雜俎》卷四,作《于氏志怪》,魯迅以為“于氏疑是孔氏之訛”,恐非。又今人趙景琛《中國小說叢考》中《評介魯迅的<古小說鉤沉>》一文云《事類賦》引《孔氏志怪》五則,魯迅均未采輯。檢《事類賦》各本,并未引《孔氏志怪》,不知趙氏所據《事類賦》是何版本。從現存佚文看,是書除一則記楚文王時事以外,余皆記東漢至晉代人物事宜,并穿插諸多神鬼怪異之事。雖然部分故事帶有單純獵異搜奇之傾向,文學性不強,但也有比較出色的作品。如人和鬼妖戀愛的幾個故事,不乏藝術想象,頗富情趣。如《盧充》一則,寫盧充與崔少府之女的冥婚,已見于《搜神記》,文句大同。又如《謝宗》,通過謝宗赴假乘舟時和龜精化成的美女歡合同宿之故事,曲折地表現了青年男女含蓄婉轉、摯意纏綿的戀情,藝術魅力較強。又如幾個反映其它題材的作品,寫得也很有情致。《大鵬雛》條則以小大鵬鳥的敗亡襯托一只罕見的兇鷹;但大鵬本是鳥中之王,沒有長成時卻被鷹欺,看來作者是要通過這個故事表達他對現實生活中那種大欺幼的不正常現象的看法,可當作寓言小說來讀。《鐘會與荀勖》說鐘會善書,荀勖善畫,二人是甥舅關系,而情趣不協。鐘會仿荀手跡騙取荀價值百萬的寶劍而不還;而荀于鐘新宅門堂畫太傅像,竟使鐘耗資千萬而建府宅遂廢。不僅贊美了二人的藝術天才,也表現了士族生活的面貌,饒有機趣,是一則較好的人物軼事。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孔文舉少時》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裴啟·孫子荊》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