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婕妤團扇
典源出處 漢·班婕妤《怨歌行》詩:“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風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后人或以此詩為漢樂府民歌。
釋義用法 班婕妤,漢代班況之女,名不詳。漢成帝時選入后宮,立為婕妤。失寵后,班婕妤供養太后于長信宮,曾作賦自傷,并作怨詩一首。詩中以紈扇自比,表達其遭受遺棄的哀怨。后多用此典形容失寵,遭受冷遇,也用以表現凄婉哀怨之情。
用典形式
【妾扇】 清·錢謙益:“從教妾扇經秋掩,但愿君心并月圓?!?br>
【班扇】 宋·晁回:“委恨余班扇,流歡入楚衣?!彼巍そ纾?br>
“向秋來,漸疏班扇,雨聲時過金井?!?br>
【捐扇】 唐·李益:“捐扇破誰執,素紈輕欲裁?!?br>
【捐篋】 唐·元?。骸熬韬D辭班女,潛波蔽宓妃。”
【團扇妾】 唐·李白:“誰憐團扇妾,獨坐怨秋風。”
【團扇詩】 唐·趙氏:“無金可買長門賦,有恨空吟團扇詩?!?br>
【團扇捐】 南朝梁·蕭綱:“具共雕爐暖,非同團扇捐。”
【收團扇】 清·顧紹敏:“美人有怨收團扇,狂士歌呼托酒杯。”
【憐團扇】 明·謝肇浙:“明月憐團扇,西風怯綺羅?!?br>
【泣團扇】 唐·徐賢妃:“守分辭方輦,含情泣團扇。”
【秋風扇】 宋·辛棄疾:“柄玉莫搖湘淚點,怕君喚作秋風扇?!?br>
【怨秋風】 明·許宗魯:“自憐團扇冷,不敢怨秋風?!?br>
【班女扇】 宋·劉筠:“明月自新班女扇,行云無奈楚天風?!?br>
【班女怨】 清·黃鷟來:“團扇班女怨,清風謝女詞。”
【班姬月】 清·吳偉業:“乍可襟披宋玉風,不堪袖掩班姬月?!?br>
【班姬泣】 清·黃景仁:“甄妃善感,便教塘上吟成,秋風不效班姬泣?!?br>
【班姬扇】 宋·楊億:“已裁圓月班姬扇,更換輕云子產衣?!?br>
【逢秋扇】 南朝梁·陰鏗:“可惜逢秋扇,何用合歡名。”
【婕妤怨】 清·歸莊:“雖異九秋婕妤怨,已如一月太常齋。”
【婕妤扇】 南朝陳·陸瓊:“團團婕妤扇,纖纖秦女鉤?!?br>
【裁潔素】 隋·盧思道:“怨歌裁潔素,能賦受黃金。”
【悲團扇】 南朝齊·謝脁:“相逢詠蘼蕪,辭寵悲團扇。”明·何景明:“趙女通宵侍御床,班姬此夕悲團扇?!?br>
【悲秋扇】 宋·陸游:“雖然亦自重,未忍悲秋扇?!?br>
【悲素扇】 唐·李益:“今至隨紅蕊,昔還悲素扇?!?br>
【悲婕妤】 宋·蘇軾:“雀羅吊廷尉,秋扇悲婕妤?!?br>
【感婕妤】 宋·薛映:“素發悲郎將,霜紈感婕妤?!?br>
【題秋扇】 唐·崔道融:“自題秋扇后,不敢怨春風。”
【團扇悲歌】 唐·翁綬:“繁華事逐東流水,團扇悲歌萬古悲。”
【齊紈怨思】 宋·劉秉:“易水離歌闕,齊紈怨思新。”
【秋風棄扇】 宋·陸游:“秋風棄扇知安命,小炷留燈悟養生。”
【班妾秋扇】 唐·劉廷琦:“羞同班妾高秋扇,欲照明王一夜書?!?br>
【婕妤團扇】 唐·李嘉佑:“莫道君恩長不休,婕妤團扇苦悲秋?!?br>
【托意唯團扇】 晉·陸機:“寄情在玉階,托意為團扇。”
【團扇三秋怨】 清·南潛:“已拋團扇三秋怨,卻勝琵琶萬里行。”
【團扇逐秋風】 南朝梁·孔翁歸:“恩光隨妙舞,團扇逐秋風?!?br>
【紈扇曲中秋】 唐·駱賓王:“不分君恩絕,紈扇曲中秋?!?br>
【身世如團扇】 唐·陸游:“故應身世如團扇,已向人間耐棄捐?!?br>
【秋風怨團扇】 明·徐渭:“不向秋風怨團扇,卻教明月近琵琶?!?
上一篇:詩詞典故《姜肱共被》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婕妤當熊》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