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類·連用雙字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 連用雙字,小有姿態。(陳廷焯 《詞則·別調集》 卷二)
【詞例】
卜 算 子
葛立方
裊裊水芝紅,脈脈蒹葭浦。淅淅西風淡淡煙,幾點疏疏雨。草草展杯觴,對此盈盈女。葉葉紅衣當酒船,細細流霞舉。
【解析】疊用雙字,是我國古典詩詞特別是民歌中常見的形式。如果運用得好,它往往可以從最簡單的字面里,傳達出客觀事象的意態和神情,增進情感的強度,顯示出回環往復的音節之美。葛立方的這首 《卜算子》,就成功地運用了這種技法。
這是一首寫飲酒賞荷的小令。上片主要寫荷花的可人神態。首句 “裊裊水芝紅”點出所詠之物。“水芝”是荷花的異名(見晉崔豹 《古今注》)。“紅”既寫其顏色之麗,亦見其開放之盛,“裊裊”則兼及外貌和精神,寫出了荷花柔美婉轉的風姿。“脈脈蒹葭浦”,“蒹葭”,蘆葦,“蒹葭浦”指長有蘆葦的水濱,這句說荷花生長在蒹葭之浦。“脈脈”,含情不語貌,《古詩十九首》有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句,這里借來寫荷花 “欲斂嬌紅向人語”的情致。古人詠荷,多以美女喻荷蓮神韻,如王安石 “正是美人初醉著,強抬青鏡照妝慵”,張文潛 “水仙宮女斗新妝,輕步麥波踏明鏡”等句,都以美女比荷花;而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采蓮池》),李白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來”(《越女詞》)等句,又是讓美女與荷花交相輝映,互為比喻。這首詞則通過點染秋景,烘托荷花的韻度豐神:“淅淅西風淡淡煙,幾點疏疏雨”。“淅淅”,輕微的風聲;西風,指秋風。翠蓋臨風,紅花搖曳,自然別具一種“風”情。晉孫楚 《蓮花賦》 中的風荷是 “仰曜朝霞,俯照綠水”。蔣捷筆下的荷花是 “搶月飄煙,舞得腰肢倦”(《蝶戀花·風蓮》),而他的 “翠云隊仗絳霞衣,慢騰騰,手雙垂”。(《燕歸梁·風蓮》)則又讓人想到碧綠的荷葉,粉紅的蓮花,一片紅綠相間的色彩,經風一吹,便像蒼茫夜色中的霓虹燈,色彩繽紛,明滅可見。周密的 “風薦爽,扇搖香”則是借風以寫荷香。無風荷不香,荷便近于死荷。當然,這里的風不能是狂風,而是 “淅淅”的風。雨,也能讓荷花增添嬌嫩嫵媚:“荷葉荷花相間斗,紅嬌綠嫩新妝就。昨日小池疏雨后,鋪錦繡,行人過去頻回首。”(晏殊《漁家傲》)自然,這里的雨也應是“疏疏”細雨。這種雨后的荷花更有美人出浴之妙。所以宋杜衍用“似畫真妃出浴時”的詩句來形容它。“真妃出浴”,再配上那輕紗般的“淡淡煙”,于是“煙霧蒙玉質”,“綽約如仙子”的形象便活現在眼前了。
詞人在上片專力寫荷花,下片則主要寫把酒賞荷。“草草”,雜亂不齊貌,“杯觴”,酒器,這里代指酒食餐具。如許嬌柔的荷花,如許美妙的秋光,怎不惹人留連?于是,禁不住急忙地擺開酒食杯盤,而“對此盈盈女”了。“盈盈”,指儀態,這里的“盈盈女”是對上片所寫荷花形象——“裊裊”、“脈脈”及其在微風淡煙疏雨中的風姿情態的概括,其前著一“對”字,作者賞荷的雅興也掬之可出。“葉葉”,擬花瓣之狀,“葉葉紅衣”,即片片荷花瓣兒。南宋張炎 《紅情·荷花》 也稱荷花瓣為“剪剪紅衣”。“酒船”,指酒器中之大者,以其大,故以“船”稱。歐陽修《漁家傲》 有以荷花葉當酒盞的雅舉:“酒盞旋將荷葉當”。這里以荷花瓣當“酒船”,更其奇僻妙雅。以“紅衣”喻荷花,承“盈盈女”而來,也與首句“裊裊水芝紅”照應; 把荷花瓣兒當“酒船”,又與過片的“展杯觴”和結句的“流霞舉”相照應。“細細”,這里作“緩緩”解。“流霞”,神話中的仙酒(見《論衡·道虛篇》),這里指美酒。這句說,作者一邊賞荷,一邊飲酒,悠悠然,陶陶然,不勝其樂。這樣就把寫荷,飲宴與賞荷結合起來了。
在這樣一首短短的小令中,作者能對荷花作多角度,多方面的描繪與烘托,把荷花寫得“情貌無遺”,在相當程度上取決于疊字的成功運用。但疊字要運用得好卻并不容易。 顧炎武在 《日知錄》 中就說:“運用疊字最難。 衛詩 ‘河水洋洋, 北流活活, 施窊濊濊, 鳣鮪發發, 葭菼揭揭, 庶姜孽孽’,連用六疊字, 可謂復而不厭, 賾而不亂矣。 古詩:‘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連用六疊字,亦極自然,下此即無人可繼”。這就是說,運用疊字要準確掌握詞義詞性,運用得貼切自然,從用法的千變萬化中找出協調得當的搭配規律。我們說這首小令疊字運用得好,就在于它用得有分寸,有變化,很協調。同樣是描繪荷花形象,“葉葉”讓人看到的是花瓣的形狀,“裊裊”讓人看到的是花的豐姿,“盈盈”讓人看到的是花的儀態,“脈脈”讓人感到的是花的神情。同樣是寫自然景物,“淅淅”是寫金風初動,搖荷傳香,“淡淡”狀煙,“疏疏”限雨; “浙淅”是從聽覺上來寫,“淡淡”、“疏疏”是從視覺上來寫。同樣是寫人的動作情態,“草草”是寫詞人急于把酒賞荷的雜亂匆忙,“細細”則是寫詞人荷已在目,酒已在手時的悠然自在。這樣的彼此搭配,相互調勻,不僅顯得自然妥貼,“妙手無痕”,也使人感到“復而不厭,賾而不亂”了。再則,句句有疊字,聯綿而下,相互映襯,也使作品形成一種輕靈、和諧、安謐而又灑落的情調,具有一種行云流水般的聲韻美。看來,詞人乃深得疊字妙用之三昧者。
詞中疊用雙字,并非葛氏所獨擅。翻開 《全宋詞》,一首一兩個疊字者俯拾即是。一首用到三個以上的疊字者,亦不鮮見,如歐陽修之《踏莎行》: “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晏幾道之 《清平樂》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魏夫人之《點絳唇》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重回首。淡煙疏柳,隱隱蕪城漏”。李清照之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皆是。
上一篇:抒情類·別有懷抱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修辭類·詠愁新奇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