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蓄類·弦外得音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jù)】清真卻只說事實,于弦外得音,則超妙絕倫。且追溯去年,推想明年,寫盡 “依依”之情,益知“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似過脈語,而實極經(jīng)意語也。(陳匪石《宋詞舉》卷下)
【詞例】
花 犯
梅 花
周邦彥
粉墻低,梅花照眼,依然舊風味。露痕輕綴。疑凈洗鉛華,無限佳麗。去年勝賞曾孤倚。冰盤同宴喜。更可惜,雪中高樹,香篝熏素被。今年對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飛墜。相將見,脆丸薦酒,人正在,空江煙浪里。但夢想、一枝瀟灑,黃昏斜照水。
【解析】周邦彥是北宋末年詞人之集大成者。歷來詞論家對其推崇備至。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云:“詞至美成,乃有大宗,前收蘇、秦之終,后開姜、史之始,自有詞人以來,不得不推為巨擘。后之為詞者,亦難出其范圍。然其妙處,亦不外沉郁頓挫。頓挫則有姿態(tài),沉郁則極深厚。既有姿態(tài),又極深厚,詞中三昧,亦盡于此”。他的詞章千姿百態(tài),意蘊深厚。“只說事實,于弦外得音”就是其常用的藝術技巧之一。
所謂 “只說事實,于弦外得音”,是一種委婉含蓄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即言在此而意在彼,或稱借此言彼。讀者必須憑借藝術想象,透過文字表面,仔細揣摩玩味,才能得到弦外之音、言外之旨。這顯然比平鋪直敘,直說明言的鋪陳手法要高明得多。由于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余地,因而顯得空靈瀟灑,風流蘊藉,姿態(tài)橫生。周邦彥的 《花犯·梅花》 中,句句是詠梅,其實另有寄托。前人評:“此只詠梅花,而紆余反復,道盡三年間事。昔人謂好詩圓美如彈丸,余于此詞亦云”(《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七)。由此可見,作者通過詠梅,是為了記述三年間事。詞章起句,直接切入眼前景色:“粉墻低,梅花照眼,依然舊風味。露痕輕綴,疑凈洗鉛華,無限佳麗”,詞人在春天的清晨,隔著粉墻,觀賞梅花。花瓣上的露水洗去了鉛華,顯得素樸端莊,更加光彩照人。這一筆寫出了詞人對梅花最為深刻的印象: 不事雕飾,不涂脂抹粉、矯柔造作,具有自然之美。“依然舊風味”不僅有物是人非之感,而且巧妙地攜出下文:“去年勝賞曾孤倚,冰盤同宴喜。更可惜,雪中高樹,香篝熏素被”。去年詞人曾有機會勝賞梅花,只是形單影只,樂趣無多。“雪中高樹”不僅贊賞梅花“凌寒獨自開”笑傲冰雪的英雄本色,而且也是詞人近年來人生歷程的寫照。這是回憶過去。下片,又回到現(xiàn)實中來,“今年對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匆匆”與上片“照眼”呼應,表明今年心緒不佳,無心多看。只因為“依依愁悴”,所以“相逢似有恨”,“愁悴”,由花及人,一語雙關,點出詞人心中之愁,顏色之悴。接著,宕開一筆,推想未來。“相將見,脆丸薦酒,人正在,空江煙浪里。但夢想,一枝瀟灑,黃昏斜照水”。詞人想象自己,明年此時正在煙波浩渺的空江上漂泊,只能在夢中見到夕陽下,倩梅照水的瀟灑情景。“空”字則是詞人設想中明年的心態(tài),“黃昏”、“斜照”分明有遲暮之感。
縱覽全詞,作者借詠梅,寫了自己三年的足跡和心理變遷。去年之 “孤”,今年之“愁”,明年之“空”,這正是弦外之音; 詞人對梅花的贊美之情亦畢現(xiàn)其間,這是弦內(nèi)之音。內(nèi)外和鳴,樂章更加優(yōu)美動聽,藝術性更強。
“弦外得音”之法尤其適合于抒情作品,也是古典詩詞創(chuàng)作的傳統(tǒng)藝術手法之一,在絕大部分詩詞作家筆下都可以找到它的蹤跡。蘇東坡《江城子·記夢》 中“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分明奏出了詞人官場失意潦倒的弦外之音; 宋神宗從蘇詞
《水調歌頭》“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字,高處不勝寒”中品出了“東坡終是愛君”的言外之味(《古今詞話》)。從辛棄疾 《菩薩蠻》“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詞中亦能聽到“行不得也,哥哥”的別調; 而辛詞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結句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又不難窺見詞人老當益壯,殺敵報國的豪情壯志。如此等等,不勝枚舉。
“弦外得音”不同于象征,比興等藝術手法,在運用上比較靈活,有通篇皆用,也有片斷采用。一般在高壓政策之下,權貴勢要面前,不便直抒胸臆,只能借此言彼,委婉曲折地表露心曲,又不至于獲罪。蘇、辛之詞作多屬此類。顯然,這種手法與政治氛圍有關,是文人逃避文網(wǎng)的高招。此外,這種手法也常用來表達一種獨特的情愫,包括男女愛情。這與中國古代崇尚含蓄深蘊的愛情觀有關。弦外之音比刻露直接的愛情表白來得雅致、深沉,易于為異性所接受,又能起到蒙人耳目的作用。從這一意義上說,這又是源遠流長的傳統(tǒng)藝術手法。要之,“弦外得音”的藝術手法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產(chǎn)物,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必然不斷得到發(fā)揚光大,煥發(fā)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上一篇:含蓄類·前后對照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含蓄類·耐人尋味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