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思類·藏卻后半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起句藏卻后半闋。(高亮功 《蕓香草堂評山中白云詞》 卷一)
【詞例】
臺 城 路
張 炎
庚寅秋九月之北,遇汪菊坡,一見若驚,相對如夢。回憶舊游,已十八年矣。因賦此詞。
十年前事翻疑夢,重逢可憐。俱老。水國春空,山城歲晚,無語相看一笑。荷衣換了。任京洛塵沙,冷凝風帽。見說吟情,近來不到謝池草。歡游曾步翠窈,亂紅迷紫曲,芳意今少。舞扇招香,歌橈喚玉,猶憶錢唐蘇小。無端暗惱。又幾度流連,燕昏鶯曉。回首妝樓,甚時重去好?
【解析】詞寫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庚寅 (1290) 九月北游之時。詞人與青年時的好友汪菊坡,在分別十八年后邂逅重逢,因而引起對年輕時代的回憶。上片寫重逢情景。“十年前事翻疑夢”。“十年”,言分別則已十八年,言宋亡,距今亦已十二年,曰“十年”,舉其成數。前十八年即咸淳九年癸酉 (1273) ,詞人時年26歲,風流倜儻,有過多少快意,留下多少韻事。轉眼間,一晃43歲,其間經歷家國巨變,血淚交織,身心俱老。因此,盡管久別重逢為人生快事,尤其是經歷坎坷之后,更是求之不得。“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 (唐杜甫 《羌村》),“今宵剩把銀缸照,猶恐相逢似夢中” (宋晏幾道《鷓鴣天》),均因驚喜之極而生懷疑之心; 但張炎此時卻毫無欣喜之情,竟然“反常”地對“十年前事”疑為夢境,悲嘆道:“重逢可憐俱老”。這種悲涼之情直貫上片,籠罩當前。其悲感之嘆,實為“十年前事”不能再現而發。故起句為下片韶華美事追憶的總提舉,總包括。這種以“起句藏卻后半闋”的藝術技巧,正是本詞最大最高的成功之處。“水國春空,山城歲晚,無語相看一笑。”這三句補敘重逢時間、地點,再寫重逢的悲嘆。十八年彈指一揮間,故國淪亡,西湖蒙塵,舊游如夢,前事煙滅。老友重逢于 “水國”、“山城”,他鄉異地,偏偏又值 “春空”、“歲晚”凄苦之時。此地此時,此景此物,觸目皆悲,縱然有千言萬語,也不知如何說起,還不如不說。沉痛之感,與柳永名句: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雨霖鈴》)相類。彼此之間那一 “笑”,實為無淚之哭,無聲之嘆,較之痛哭流涕,又不知勝過幾倍。“荷衣換了,任京洛塵沙,冷凝風帽。”“荷衣”,本指用荷葉編成之衣,常為隱士所用。此處猶言布衣,為詞人自喻。既然離絕官場,拋棄了功名富貴,那任紅塵滾滾,風刀霜劍,也與己無涉。“見說吟情,近來不到謝池草。” “見說”,猶聽說,詞中乃自指,而筆出虛提,托他人口氣言之,尤顯清空。“謝池草”暗用謝靈運夢謝惠連之典。據 《謝氏家錄》 載,康樂每對惠連,輒得佳語,后在永嘉西堂,思詩竟日不就,寤寐間忽見惠連,即成 “池塘生春草”。故嘗云: “此語有神助,非吾語也。”言如今雖然仍有池塘春草,圓柳鳴禽這般美景,但因為國破家亡,物是人非,失去故友,失去了神來之筆,再也吟詠不出像謝公那樣清新可喜的句子。用典寄托家國身世之感,既融合無痕,又凌空跌宕,悲涼之情愈轉愈深。
過片筆轉 “十年前事”——昔日歡游,但詞意仍相承于 “相對如夢”的悲嘆,這正體現了張炎論詞作法的主張: “最是過片不要斷了曲意,須要承上接下。”“十年前事”用張炎友人的話說,張炎正 “自以為承平故家貴游少年”,“翩翩然飄阿錫之衣,乘纖離之馬。” (大表元 《送張叔夏西游序》 )“鼓吹春聲于繁華世界,飄飄徵情,節節弄拍,嘲明月以謔樂,賣落花而陪笑”。(鄭思肖 《玉田詞題辭》 ) 從 “前事”貴公子,到當前“荷衣”,畢竟是天地之別,“前事”雖久成過去,但仍難以忘懷。故在其他詞作中詞人亦屢屢提起: 如 《憶舊游》 “俯仰十年前事,醉后醒還驚”;《長亭怨》 “十年前事,愁千折,心情頓別”;《渡江云》 “驚嗟! 十年心事。”而本詞下片所敘均為承平故國時歡游樂事,即在起句“十年前事翻疑夢”的包容之內,只是更具體、更細致、更生動了。“翠窈”,指青樓歌臺。“香”、“玉”似隱喻歌女。“錢塘蘇小”,則為詞人最為傾心的歌女的代稱。“無端”,猶無奈。這幾句寫詞人出入青樓舞榭,吟風弄月,賦詩唱詞,舞紈扇,拍歌板,招香喚玉,鐘情 “蘇小”的一系列風流韻事。其中亦有某種無可奈何,不可言喻的煩惱,但畢竟又有多少艷事,多少情懷,令人幾度留連忘返,不知今夕何夕。這 “舊游”的“回憶”,均為憶故國而生發。其憶翠窈、紫曲、舞扇、歌橈、亦是眷戀故國風物; 憶招香、喚玉、錢塘蘇小,亦是懷念家鄉故友舊侶。一旦舊友重逢,而面對的卻是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辛棄疾 《永遇樂》),芳意無蹤,舊侶難覓的現實,怎不令人凄愴、令人懷舊、念舊、戀舊。結兩句 “回首妝樓,甚時重去好?”“回首”實為不堪忍受之事。“妝樓”乃故國故人化身,悲哀纏綿之情,大有屈原:“臨睨夫舊鄉”(《離騷》) 之意。“甚時重去好”,強作曠達、寬慰之解,在詞面上再扣“重逢”,語意上仍復歸于 “十年前事”難以忘懷,照應起句。全詞起筆凌空提舉,直言“十年前事”,卻僅是點到為止,隨即輕輕放下,轉為詠嘆眼前重逢現實。但至過片,又再次提起,且字字句句,一一細說,“十年前事”歷歷分明,如在目前。結句又重扣起句,渾然無痕。其運思、煉句、煉字,均情真筆透,自是高格。
上一篇:構思類·懸想家中念己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想象類·化實為虛(一)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