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王僧孺
原籍東海郯(今山東郯城)。六歲能屬文,好學。家貧,常為人抄書以養母。竟陵王蕭子良開西邸,僧孺亦為游賞文士,與任昉等善。出為錢塘令,任昉贈詩有“誰其執鞭,吾為子御”之語。梁武帝時,為南海太守、中書郎、領著作,值文德省,撰《中表簿》、《起居注》。遷尚書左丞、御史中丞,少府卿等。與何遜交善。梁武帝天監(502—519)末,何遜卒,僧孺為之編定文集八卷。普通三年(522)卒,年五十八。僧孺善楷隸,好聚書,多至萬馀卷,與沈約、任昉為梁代三大藏書家。多識古事,精譜牒之學,改定《百家譜》,成集抄十五卷。集有《十八州譜》七百一十卷,《東南譜集鈔》十卷,又撰《東宮新記》。有文集三十卷,已佚。嚴可均輯其遺文為一卷,史稱“其文麗逸,多用新事,人所未見者,世重其富”。今存詩三十九首,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以存詩觀之,詩風艷麗,已開晚唐情態。主要事跡見《梁書》、《南史》本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王仁裕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王僧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