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類·景物閑遠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景物閑遠。“簾垂”則“燕棲”,“棲”則在“梁”,妥甚。(黃蘇《蓼園詞選》引沈際飛語)
【詞例】
阮 郎 歸
踏 青
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秋千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
【解析】言情之詞必藉景色映托,乃具深婉流美之致”(吳衡照 《蓮子居詞話》),因而,佳篇該是“情景一家,句意兩得。” (見俞平伯 《讀詞偶得》)。景與情的韻調是一致的。景物閑遠,寓托的情思自然悠邈。所謂景物閑遠,即是景物天然自在,清淡恬適,從選取物象到布局構圖,到描摹擬形色,不著力,都自然得毫無筆痕,如同天生自在,所以景物其形閑而適,其神清而遠。隨著寫景的有意無意,信筆輕描,寄情也不粘不著,似有似無,在即離之間,情在言外,淡而愈遠,悠邈不盡。
歐陽修的 《阮郎歸》,寫一位少婦南園踏春,看到春半之景而思念遠行之人。情全以景出。我們讀完作品,首先感到,篇中的景物,實在是太淡了,淡得幾乎看不出作者有什么主觀意圖。你看,春半之時,這位少婦去南園踏青,她迎著吹拂的和風,聽到幾聲馬的嘶鳴,看到青梅花已落盡,結子如豆,柳樹已十分茂盛,展葉如眉。白 日已經變長,快樂的蝴蝶,不停地飛來飛去。漸漸地,天色將晚,花兒著上濃露,草野煙靄低垂,人家落下了簾幕,她也覺得十分困倦,回房要解衣睡下,恰好此時于畫棟筑巢的燕子也雙雙歸來。這些景物都是即目所見,信筆點出,全是自生自在,天然無痕,我們讀著,覺得它無時不在,無處不有,在大地上,藍天下,鋪展得很遠、很遠。再看篇中的抒情。那位少婦獨自到南園,總會有點孤獨吧。聽到馬的嘶鳴,他該會想到遠行的丈夫,看到青梅結子,柳枝舒葉,她會從時序變化之速想到自己年華的空逝,而那雙飛的蝴蝶,雙棲的巢燕,更會讓她想到自己的只身孤影。可這一切,詞人都沒有說,而我們讀著似乎隱然有所感,又不禁有所想,倒覺所聞所見都在輕扣少婦的心扉,而且,隨著這春光的駘蕩無際,她的情思會時時縈繞,雖不那樣深摯強烈,卻絲絲縷縷,斷而不續,悠邈不盡。這樣,閑遠之景,悠邈之情,相映相生,蘊藉無端,使人仿佛有悟,卻又纏綿難道。
景物的閑遠,情思的悠邈,都從淡字得來,淡便有余韻,有遠致。王國維說:“詞之雅鄭,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雖做艷語,終有品格”。(《人間詞話》)。孫麟趾在 《詞逕》中說:“學問到至高之境,無可言說,詞之高妙在氣味。”歐陽修在 《六一詩話》 中曾說“圣俞覃思精微,以深遠閑淡為意。”閑遠是一種非常高妙的藝術境界。景物閑遠,不著聲色,其寄情便在有意無意間,因而,其情亦淡而遠。纏綿難道,而愈覺悠邈不盡。
不加修飾地輕描淡寫,最富于本色美、自然美。那種天然產生的聲音,被稱為天籟。莊子認為天籟是最美的,由天籟構成的樂曲就是天樂,“無樂之樂,樂之至也。”劉熙載也以天籟論詞, 他說:“至語本只是常語, 一經道出, 便成獨得。 詞得此意, 則極煉如不煉, 出色而本色, 人籟悉歸天籟矣。”(《藝概》)。本色自然最得物之神理, 有真趣, 有高韻。所以古人說:“詞愈淡愈妙,唯真不著色,所以為高。” (吳衡照 《蓮子居詞話》)。“淡而彌永……多弦外之響”(馮金伯 《詞苑萃編》)。
追求含蓄蘊藉的詞人寫景抒情往往追求景物的閑遠,情思的綿邈。晏幾道的 《臨江仙》 抒寫自己對歌女小蘋的懷念之情。詞人寫自己夢后酒醒,只見樓臺高鎖,簾幕低垂,已往的歌舞歡娛都成往事,小蘋也不復見。于是,去年的 “春恨”又浮上心頭。下面詞人寫道:“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詞人獨立花徑,看到落紅滿地,舉目之間,又見細雨之中,一對春燕向遠處飛去。這是人人可見,年年可見的尋常之景,詞人似隨筆點畫,描出一幅格調淡遠的天然圖畫。閑遠自在,清機一片,渾如天籟。而另一方面,這里又蘊含著作者淡遠而綿長的傷離嘆逝之情。年年花開花落,歲歲燕去燕來。時光不停地流逝,歡娛的往事也去而不返。小小的燕子能比翼齊飛,我卻不能與小蘋再度歡聚……。詞人獨自閑步,觸景生情,但只寫俯仰所見。情與景,卻自然含融,使人默然有會。因而,味之彌永。再如秦觀的 《浣溪沙》 寫一個女子在春陰中的淡恨輕愁。她獨處于紅樓之中,只覺輕寒漠漠,曉陰天籟,不禁幽寂難忍,于是卷上珠簾,憑窗而望,只見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而細如愁。”女子手把珠簾,首先看到窗前的庭院棵棵花木,靜立于春陰之中,和風吹來,拂過花梢,幾片花瓣隨風飄起,又輕輕落下,那樣悠閑自在,輕盈灑脫,又撲朔迷離,悄然無聲,那情境恍如飄渺的迷夢。再仰面看院外那廣闊空間: 無邊的春雨揚揚灑灑,迷迷濛濛,而那纖細的雨絲,那樣綿綿密密,斷而又續,絲絲縷縷,它多么象縈繞于人們心頭的纖細而又綿長的愁思啊。這兩句雖然融進了較多的主觀意緒,其景物描寫仍是自然清雋,天機自在,饒有遠致。而其抒情雖露于“似夢”“如愁”的字面,卻仍然含思幽眇,綿遠不盡。如此寫景言情,融情景中,旨淡而遠。纖而有味,柔而有骨。
上一篇:寫景類·淡遠取神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寫景類·緣情布景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