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任昉·述異記
南朝梁志怪小說集。任昉撰。《宋史·藝文志》子類小說類著錄,二卷。有《漢魏叢書》本、《廣漢魏叢書》本、《格致叢書》本、《稗海》本、《增訂漢魏叢書》本、《龍威秘書》本、《子書百家》本、《隨盦徐氏叢書》本、《說庫》本。又《合刻三志》本、《說郛》本、《五朝小說》本、《古今說部叢書》本、《漢魏小說采珍》本,皆為一卷。又王仁俊輯《述異記》佚文一卷(《經(jīng)籍佚文》本)。《述異記》凡305則,其內(nèi)容冗雜,簡短破碎,屬地理博物體志怪。所記內(nèi)容大致可分三個方面:(1)記述各地動植物產(chǎn)。如“相思木”、“三尺梨”、“宮人草”、“妒草”、“吐綬鳥”、“怒毛獸”、“帝女雀”、“懶婦魚”等奇花異木、怪獸珍禽。如《相思木》,記戰(zhàn)國時魏國苦秦之難,有一征民戍秦,久而不返,妻思而卒,葬后冢上生樹,其枝葉皆向夫所在的方位傾斜,因謂之相思木。《宮人草》寫楚國宮人因愁曠而死于宮中,葬后墓上生出了一種香氣氛氳的宮人草。這些奇樹異草故事,曲折地反映了人民對戰(zhàn)亂、對統(tǒng)治者的不滿情緒。(2)記述山川泉石、園林樓臺、古跡遺址。如“石室山”、“舒姑泉”、“兄弟石”、“蚩尤川”、“螺亭”、“黃鶴樓”、“受珠臺”、“盤古廟”、“軒轅磨鏡石”、“圣姑祠”等。像《石室山》,記晉時王質(zhì)伐木至石室山,遇仙童數(shù)人“棋而歌”,童子并給王質(zhì)一枚棗核樣物,王食而不覺饑等。《黃鶴樓》寫荀瓌于江夏黃鶴樓上偶遇駕鶴賓,而相歡對,后仙人跨鶴騰空而滅。這兩事為神仙傳說,故事頗為優(yōu)美。像《鬼母》寫鬼母朝生十鬼子,而暮皆食之的事,是情事頗奇的神話傳說。(3)記錄吉祥及變化之事。如“蛟化龍”、“虎生角”、“天雨金”等。《人化虎》故事特妙,但前此之書已記有(《封邵化虎》)。《述異記》的語言簡潔、樸素、生動,一些神話故事、歷史傳說和民間故事則文筆清新,情事雋永有趣,非妙筆而不能為,始知“任筆”之稱不為虛言。還有些作品,對后世產(chǎn)生了不小影響。如《大食樹》,寫大食國一石上樹,枝上生小兒果實,《西游記》中的“人參果”即受此故事影響。又如《妒女泉》則記婦人有靚狀彩服至妒女泉者,則興云雨事,張鷟《朝野僉載》卷六就采錄了這一故事。《黃鶴樓》中的駕鶴仙,唐代便演變成費祎。歌詠“黃鶴樓”的詩也不少,如崔顥的《黃鶴樓》等。
上一篇:《先秦·莊周·運斤成風》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鄧元義婦》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