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類·橫空盤硬語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筆力奇橫,聲調激越;韓退之所謂“橫空盤硬語”者,庶幾近之。(龍榆生《論賀方回詞質胡適之先生》)
【詞例】
伴 云 來
賀 鑄
煙絡橫林,山沉遠照,邐迤黃昏鐘鼓。燭映簾櫳,蛩催機杼,共苦清秋風露。不眠思婦,齊應和、幾聲砧杵。驚動天涯倦宦,骎骎歲華行暮。當年酒狂自負,謂東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驂北道,客檣南浦,幽恨無人晤語。賴明月曾知舊游處,好伴云來,還將夢去。
【解析】 “橫空盤硬語”(硬語,豪邁之言)出自韓愈《薦士》詩,原意贊揚孟郊詩以豪邁的語言表現雄奇氣象。這里形容用壯健的筆墨飽含激越的情感構成了格調雄奇的詩篇,也就是“筆力奇橫,聲調激越”之意。
賀鑄的《伴云來》(又名《天香》)抒寫了作者游宦倦思懷舊之情。上片“煙絡橫林”三句,描寫晚景: 云煙繚繞曠野之林,遠山沉入黃昏夕照之中,鐘鼓聲斷斷續續傳來。這是作者以其所見、所聞、所感描繪的情調沉郁然而場景壯闊的畫面。接著“燭映”五句寫夜景: 一豆燭光映簾,蟋蟀聲如機杼聲促,都在清秋風露中愁苦著; 四周傳來不眠思婦正為征人搗衣的砧杵聲。這是作者秋夜的境地與氛圍,深曠、孤寂而凄清。怎不令人浮想沉思?“驚動”兩句,則是因景生情,是思婦搗寒衣的砧杵聲驚斷沉思,方覺一年匆匆將暮。下片“當年”兩句,憶寫當年的生活與理想,那時少年豪放,自負可與青春長伴。“流浪”三句,寫南北奔征,孤獨苦悶。“賴明月”三句,則寫唯賴明月伴人夢中尋舊,還望明月伴云來入夢,直至夢回再去。其實是月夜孤眠思舊,夢中依稀。賀鑄的 《六州歌頭》(“少年俠氣”)寫其少年歡樂豪放,后來仕途失意,任卑微武職,縱有壯志,無路請纓報國,對理解此詞的主旨意境很有幫助。
似這般懷舊感思之作,極易寫得纖弱纏綿,然而此詞寫景抒情卻雄渾而激越。作者把懷舊感恩的形象置于曠遠深寂的氛圍之中,創造了一種渾厚郁重的意境,使得情思以立體的方式流淌著,顯得很有氣魄,筆力遒勁。尤其是“賴明月”三句,作者以奇妙的構思,把月夜夢魂縈繞,寫成明月伴人尋夢,且愿它伴云來,夢回再去。對于本是死板的月,作者覺得它有生命、有情感、有動作了,這是情感精神極端專注的結果,是一種“以人情衡物理”的移情作用造成的,這是作者創造性的獨見,從而以奇妙的情景契合的意境表達了作者深郁的孤苦思舊之情,確是化俗熟為雄奇之筆。評論此詞是“筆力奇橫,聲調激越”,非常中肯。唐圭璋《評〈人間詞話〉》中說賀鑄的詞有“幽潔悲壯之美”,此詞可見一斑。
詩歌貴在創造奇妙的藝術境界。“奇”指脫俗和去熟,它是詩歌的一種美質,來自詩人審美感受的獨特和藝術表現的新穎。這也是文藝作品的一個基本要求,是創作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詩歌只有“奇”,才能使讀者調動想象力去追隨詩人所創造的奇妙的藝術境界,得到豐富而新鮮的美感。意大利新古典主義美學家繆越陀里說:“詩人所描繪的事物或真實之所以能引起愉快,或是由于它們本身新奇,或是由于經過詩人的點染而顯得新奇。”蘇軾曾提出“詩以奇趣為宗”( 《詩人玉屑》)。大凡成功的詩人在這方面都是倍受人們贊賞的,李白的詩“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皮日休 《劉棗強碑文》),杜甫詩“思苦而語奇”(葛立方 《韻語陽秋》),蘇軾詩詞“自然高妙,奇氣峍兀”(方東樹 《昭昧詹言》)。賀鑄的這首詞也是成功地創造了奇妙的藝術境界的。
從詞的發展來看,蘇軾首先打破詞的狹隘的傳統觀念,“以詩為詞”解放了詞在內容和形式上的束縛。王灼 《碧雞漫志》 上說:“東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爾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筆者始知自振。”蘇軾在詞的發展史上所起的作用和影響是前無古人的,他的詞富于雄渾博大的意境,表現出豪邁奔放的風格。賀鑄是蘇門詞人,受蘇軾的影響,他寫了一些雄奇俊偉之作,并成為南宋張孝祥、辛棄疾的前驅。他是處于蘇軾、辛棄疾之間過渡階段的詞家,在宋詞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伴云來》 這首詞是標志賀鑄詞風格特征的代表作之一。
上一篇:風格類·纏綿凄婉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風格類·繁縟雄壯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