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神荼與郁壘
先秦神話小說。撰人不詳。原載古本《山海經》,已佚。見王充《論衡·訂鬼篇》。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第二篇摘引。這是一篇關于民間過年所貼門神的傳說。作品描寫茫茫滄海中的度朔山上,有一棵枝葉茂盛盤屈達三千里的大桃樹。其東北方向的枝杈之間是鬼門,萬鬼即從那里出入。鬼門上有二神人,一名神荼,一名郁壘,專職監(jiān)管萬鬼。二位一旦發(fā)現(xiàn)兇惡害人之鬼,即以葦索捆之以食于虎。于是,黃帝制定禮法時就有一條,規(guī)定按期在大門上立一個桃木人,兩邊畫神荼、郁壘與老虎,上掛葦索,以御兇鬼。故事通過對民間門神畫來歷的敘述,客觀上說明了神鬼之界也是揚善懲惡的。作品勾畫了神荼和郁壘的忠于職守、主持法律和正義的 “監(jiān)察官”形象。在這兩個形象身上,讀者可以洞見人民對執(zhí)法官吏的一種希望和理想。作品篇幅雖小,而內容卻較復雜,脈絡層次也特別清晰。這個神話傳說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漢代的 《括地圖》載有“桃都山二神名郁、壘”,即是這一神話故事的演變。后世大量魔幻作品中嚴正的判官身上,也能看到神荼、郁壘的影子。今天,有些地方民間正月初一貼的門神畫,還是神荼騎白虎手執(zhí)桃木人,郁壘坐青龍手挽蘆葦索,只比該神話傳說多出了一條青龍。(民間有些地方的門神畫是秦叔保與尉遲敬德)。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葛洪·神水》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神鷹》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