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題辭注》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作家作品研究專著。張溥撰。張溥(1602~1641),字天如,江蘇太倉人,明末復社領袖。他提倡:“興復古學,務為實用”,并通過編輯《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和為之撰寫的100條《題辭》(書中《應德璉休璉集》、《張孟陽景陽集》、《劉孝儀孝威集》六人合為三家),力圖挽救明末“文章日衰,而道亦以散”的頹局。張溥不僅悉心搜集整理了自漢代賈誼至隋代的薛道衡的全部文集,而且在《題辭》里對每位作家都加以切實的評價。他對后人詬病的六朝文學沒有輕易否定,而給予足夠的重視:“晉尚清微,宋鶩新巧,南齊雅麗擅長,蕭梁英華邁俗”“江左名流,得與漢朝大手同立天地者,未有不先質后文吐華含實者也”(《原敘》),立論頗有發展眼光。作家作品評論之富于見地處如說曹植(洛神賦)“黃初二令,省愆悔過,詩文拂郁,音成于心,當此時而猶泣金枕,賦感甄,必非人情”。以知人論世的方法,糾正了李善《文選》注中的不妥之處,常為后世論家所引述。而在董仲舒集和杜預集題辭中批評時人“輕今貴古”、“貴古賤今”的錯誤態度,和陳子龍在《七齋集序》里所指出張溥的“要亦乘時鼓運之事”的文學道路相吻合。各《題辭》分之為作家論,合之則為漢魏六朝文學史,又切中當時之弊。今人殷孟倫有鑒于此,特將《題辭》輯錄成書,并加詳注,單獨刊行。有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中國古典文學理論批評專著選輯》本。
上一篇:《棠陰比事》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江浙藏書家史略》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