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事類·奪胎換骨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東坡和章質夫楊花詞云 “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用老杜 “落絮游絲亦有情”也。“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依前被、鶯呼起”,即唐人詩云:“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幾回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即唐人詩云:“時人有酒送張八。惟我無酒送張八。君有(按: 當作 ‘看’)陌上梅花紅,盡是離人眼中血。”皆奪胎換骨手。(曾季貍《艇齋詩話》)
【詞例】
水 龍 吟
蘇 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墮。拋家傍路,思量劫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碎萍。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解析】蘇東坡的朋友章質夫寫了一首詠楊花的《水龍吟》,東坡按照章詞的原韻和了這首詞。蘇東坡的才氣太大了,和作反而超出了原作的水平,因此東坡此作被張炎的《詞源》 推為 “真是壓倒古今”的和韻詞。這首詞中充滿了美妙的想像和構思。情調幽怨纏綿,反映出東坡詞作風格的另一面。東坡的同時人黃庭堅的詩學主張有“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等,東坡的詩文沒有這種傾向。而這首似乎是東坡的游戲之作的詞,點化前人詩句,天衣無縫,正巧合了 “奪胎換骨”之說。
東坡很細膩地刻畫了楊花 (柳絮)。楊花看上去似花非花,無人愛惜,隨它飄來墜去。“拋家傍路,思量劫是、無情有思”一句,正用了杜甫 “落絮游絲亦有情”的詩意,又反用了韓愈的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的詩意。作者又用柔腸比喻楊柳枝條的柔細,以美人倦極時欲開還閉的嬌眼形容柳葉飄揚飛舞的嬌態。“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一句,又活用了唐人金昌緒的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一詩,把柳絮比作婦人,寫得栩栩如生。
詞的下片,東坡為了寫出楊花之可憐可愛,而以落花作楊花的陪襯。西園落英滿地時,楊花也飄飛殆盡,不見蹤影了。清晨才下過雨,哪里還尋得見楊花的影子?人說楊花落水為浮萍,眼前只見滿池細碎的浮萍,莫非他們就是楊花變的?可嘆春天的楊花,大部分委于塵土,小部分隨流水而去。細細琢磨,這哪里是楊花呢?這分明是離人的眼淚。詞的最末一句又用唐人“盡是離人眼中血”一語。
這首詞用了這么多前人詩句,看上去劫一色無痕,毫不見拼湊之跡。對楊花的刻畫之細膩、擬人之精妙,足使后人擱筆。
上一篇:用事類·用事精切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用事類·運古入化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