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鄭熏初
烏夜啼·題月海星天觀,即宋武所居故地
春江一望微茫,辨桅檣。無限青青麥里、菜花黃。
今古恨,登臨淚,幾斜陽?不是寄奴住處、也凄涼。
這首小令寫詩人登臨月海星天觀時的感慨。此地為當(dāng)年劉宋武帝所居,詩人撫今思昔,不勝時移世易、千古興亡的感嘆,慨然命筆,以寄悲懷。
上闋以景寓情。“春江一望微茫”,首先點明詞人登臨月海星天觀的時間和望中所見的總體景象。時序既是春天,而滿溢的江水泱泱無際,使人產(chǎn)生水天相接、煙濤茫茫的印象。“辨桅檣”三字進(jìn)一步寫出江面的遼闊無涯,唯其微茫杳遠(yuǎn),方使船上的桅檣依稀可辨,這是一幅若隱若現(xiàn)、煙波浩淼的水墨圖畫。“無限青青麥里、菜花黃”則是一幅色彩艷麗的水彩畫,麥苗青青,菜花金黃,既是江南春景的寫照,又是物換星移、春色依舊,極易引發(fā)懷古之情的景象。
下闋抒寫詞人面對此景此境時的無限感慨。鄭熏初所處的時代和南北朝時的局面極其相仿,他生活在偏安江南的趙宋王朝,心里時時縈懷著北國失去了半壁河山,怎能不為國仇家恨而淚酒樓臺?“今古恨,登臨淚”,濃縮著詞人胸中的無限塊壘。文約而意豐,語短而情長,詞人借古喻今,在歷史的詠嘆中寄托著現(xiàn)實的哀思;而“幾斜陽”更把南宋小朝庭沒落的頹勢作了形象的藝術(shù)概括,與朱敦儒的“國破山河落照紅”有異曲同工之妙。“不是寄奴住處、也凄涼。”進(jìn)一步點明小令的現(xiàn)實意蘊(yùn)。“寄奴”即宋武帝劉裕,南朝宋的建立者,公元420—422年在位。公元405年金擊敗桓玄,掌握東晉大權(quán),出兵滅南燕,旋回師擊敗盧循,西攻譙縱,收巴蜀,又出兵關(guān)中消滅后秦,官至相國,封宋王。公元420年代晉稱帝,國號宋。詞人希望當(dāng)時南宋能有劉寄奴這樣雄才大略的人物來收復(fù)中原失地,然而環(huán)顧宇內(nèi)不見這樣的英雄;因而詞人更加悲涼凄惻。詞人這兩句詞點明,這里即使不是劉裕所在之處,也令人凄傷;而這里恰恰正是寄奴住處,則更令人感慨萬千。詞人對現(xiàn)實社會的悲憤之情溢于言表。
上一篇:(宋)黃庭堅《望江東·江水西頭隔煙樹》原文、翻譯及賞析
下一篇:(五代)李珣《巫山一段云·古廟依青嶂》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