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結類·起結生新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 如此詞起結,始當得“生新”二字。(先著、程洪 《詞潔輯評》 卷四)
【詞例】
萬 年 歡
史達祖
兩袖梅風,謝橋邊,岸痕猶帶陰雪。過了匆匆燈市,草根青發,燕子春愁未醒。誤幾處芳音遼絕,煙溪上采菉人歸,定應愁沁花骨。非于厚情易歇,奈燕臺句老,難道離別。小徑吹衣,曾記故里風物,多少驚心舊事,第一是侵階羅襪。如今但柳發晞春,夜來和露梳月。
【解析】詞如何開頭和結尾,沒有固定成法,只求新奇為好。這首詞的開頭是對景興起。“兩袖梅風,謝橋邊,岸痕猶帶陰雪。”這正是梅雪爭春的季節,溪水、小橋,又點出了江南景物。這里既點出了地域,又寫明了時序,更渲染了詞作者的心緒。“過了匆匆燈市,草根青發,燕子春愁未醒。”這又具體點明是剛剛過了元宵節,春草萌發,作者的愁緒也萌發了。春愁二字,是全篇風骨。“愁”什么呢?愁的是和心中的女子斷絕了訊息。“誤幾處芳音遼絕”,這句貴在隱含不露,“芳音”指何人,居何處,都不道明,在霧靄中的小溪上,采藎草的人回來了,這又勾起了對伊人的緬想。這懷想、這愁緒,沁入花骨,沁透人心。清人沈雄在 《古今詞話》 中說:“起句言景者多,言情者少,敘事者更少。大約質實則苦生澀,清空則流寬易。”這首詞的起句寫景,景中寓情,情景交融;情中寓事,事與景諧。究竟這溪水橋邊曾發生過什么事,寓過什么情,卻都在清空質實之間。太質實則易直露,太清空則又易寬泛,就在這含藏不露中反而更能激發讀者的聯想。
如果說這首詞的上闋是由景入情,那么下闋則是由情入景。“非于厚情易歇,奈燕臺句老,難道離別。”“燕臺”指戰國時燕昭王所筑的黃金臺,他曾置千金于臺上宴請天下賢士,現在這黃金臺早已成為歷史,有才德的賢士難于施展抱負,不是我想中斷這段深厚情誼,只是心緒不好,難道離別。“小徑吹衣,曾記故里風物,多少驚心舊事,第一是侵階羅襪。” “侵階羅襪”是用李白 《玉階怨》 的典,“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這是寫一個女子在玉石臺階上等待她所思戀的人。在詞中、詞人也回憶起過去美好的日子,特別緬想到那位女子等待他幽會的情景,令人神往、令人激動。然而現在的景象是人去階空,只有剛剛涼干的柳條兒,沾著露水在月光中婆娑,仿佛少女在梳理飄逸的長發。結句以景結情,與起句遙相呼應: 起句寫梅,結句寫柳;梅在風中,可以想見其馨香飄逸,激發人的嗅覺; 柳在風中,但見舞影婆娑,引起讀者視覺審美享受。結局雖未寫風,但從一個“梳”字使人感受到風的存在,這就是“借柳畫風”,起句雖未寫梅香,但從一個 “風”字讓人感受到香飄溪橋。
張功甫評論史達祖的詞 “妥貼輕圓,辭情俱到”,姜堯章說他“奇秀清逸,融情景于一家,會句意于兩得。”史詞起結生新,就新在景起景結,景中寓情,情景交融,首尾呼應。使讀者產生聯想,更覺余韻深長。
上一篇:起結類·余味曲包,一頓便住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起結類·結語傳神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