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倏與忽時相與遇于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11)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注釋】選自《莊子·應(yīng)帝王》。渾沌:天地未開辟前模糊一團(tuán)的狀態(tài),文中指中央之帝。
〔倏(shū)〕極快地。這里是南海之帝的名字。
〔忽〕短暫的。這里是北海之帝的名字。
〔時〕常常。
〔相與〕相會,在一起。
〔甚善〕非常和善。
〔謀〕商量。
〔德〕恩情。
〔七竅〕眼、耳、口、鼻七個孔。
〔息〕呼吸。
(11)〔日〕每天。
【譯文】南海的大帝叫倏,北海的大帝叫忽,中央大帝叫渾沌。倏與忽常常相約在渾沌住處見面,渾沌對待二人非常和善。倏與忽商量著要報答渾沌的善待之情,說:“人有眼、耳、口、鼻七個孔,用來看、聽、吃、呼吸,單單渾沌沒有,我們嘗試著為他鑿開七竅。”于是每天鑿一個孔,鑿了七天渾沌就死了。
上一篇:《明 ·劉基·活水源記》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
下一篇:《唐·劉禹錫·浪淘沙》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