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補之
買陂塘、旋栽楊柳,依稀淮岸湘浦。東皋嘉雨新痕漲,沙嘴鷺來鷗聚。堪愛處,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無人獨舞。任翠幄張?zhí)欤嵋鸾宓兀票M未能去。
青綾被,莫憶金閨故步。儒冠曾把身誤。弓刀千騎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試覷,滿青鏡、星星鬢影今如許!功名浪語。便似得班超,封侯萬里,歸計恐遲暮。
晁補之政治上接近蘇軾,是蘇門四學士之一,隨著元祐黨人地位的變化而沉浮宦海。崇寧二年(1103),被免官回到故鄉(xiāng)(山東巨野),自號歸來子,于東山上修葺歸來園,過著陶淵明式的隱士生活。這首詞就是此時所作。
詞的上片寫景,表現了歸隱的樂趣。陂塘楊柳,野趣天成,仿佛淮水兩岸,湘江之濱的青山綠水。東皋新雨,草木蔥蘢,山間溪水的漲痕清晰可辨,沙洲上聚集著白鷺、鷗鳥,一片靜穆明凈的景色。然而最令人神往的,莫過于滿山明月映照著溪流,將那一川溪水與點點沙洲裹上了一層銀裝。以“一川”(滿地、一片)形容夜月,可見月色朗潔,清輝遍照。“光流渚”三字則將寧謐的月色寫得流動活躍,水與月渾然一體,那滔滔汩汩流動著的,真不知是溪水還是月光。純是一幅動靜諧和的山中月夜圖。面對著此景,詞人翩然起舞,頭上是濃綠的樹幕,腳底有如茵的柔草,偌大的世界好像只剩下他一個人,他盡情地領略這池塘月色,酒盡了還不忍離開。
晁補之擅長丹青,他曾說:“畫寫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詩傳畫外意,貴有畫中態(tài)。”可見他的詩詞也追求“詩中有畫”的境界。從這里繪色繪影的描寫中,也可見到他的畫師手段。詞中用了由大及細,由抽象到具體的寫法,先說園內景色如淮岸湘浦,是大處落墨,總述全貌。接著寫雨至水漲,鷗鷺悠閑,是水邊常見景物,但已見其明麗清幽。最后以“堪愛處”、“最好是”引出野居幽棲的最佳景象。這正如畫中高手,尺幅之中,既有淋漓的潑墨,也有精細的工筆,兩相映帶,顯出超群軼倫的技藝。
下片即景抒情,以議論出之,表現了厭棄官場、急流勇退的情懷。詞人直陳胸臆,以為做官拘束,不值得留戀,儒冠誤身,功名亦難久恃,這一句是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儒冠多誤身”句化出。他深感今是昨非,對自己曾躋身官場、虛擲時日表示后悔。詞人開函對鏡,已是白發(fā)種種,益見功名如過眼云煙,終為泡影。末句說顯赫如班超,也只能長期身居西域,到了暮年才得還鄉(xiāng)。言外之意,仕途的不足戀便顯然可見了。
這里借議論抒懷,情真意摯,氣勢豪邁,連用典故而能流轉自如,一氣貫注。他這種駕馭文字、典故的能力,及整首詞暢達的氣勢,很像他的老師蘇軾,所以王灼《碧雞漫志》中說:“晁無咎、黃魯直皆學東坡,韻制得七八。”劉熙載《藝概》中說:“無咎詞堂廡頗大。人知辛稼軒《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一闋,為后來名家所競效。其實辛詞所本,即無咎《摸魚兒》‘買陂塘、旋栽楊柳’之波瀾也。”說明了這首詞對辛棄疾的影響。
〔注〕青綾被:漢代尚書郎入直(值夜),官供新青縑白綾被。金閨:即金馬門,漢武帝時學士草擬文稿的地方。邵平瓜圃:秦時的東陵侯邵平在秦亡后隱居長安城東種瓜。后泛指退隱。班超:漢扶風安陵(今陜西咸陽東北)人。他曾投筆從戎,平定西域三十六國,封定遠侯,回京時已七十一歲,不久即死。
上一篇: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宋 祁《木蘭花·東城漸覺風光好》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