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為中林草,秋隨野火燔。糜滅豈不痛,愿與株荄連。》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情愿做樹林中的野草,秋天任從野火焚燒殞身。毀滅了身軀怎能不痛苦?但我寧愿化作灰燼也要同本根相連在一起。詩句描寫四處飄飛的蓬草寧可做林中野草,任隨野火焚燒,也不愿離開本根隨風流轉。詩人賦予蓬草以人的感情。采用擬人手法,刻畫出鮮明、生動、富于個性的蓬草的藝術形象。而這“蓬草”正是詩人的自比,說明漂泊不定的政治生活比毀滅還要痛苦。
注: 燔(fán),焚燒。糜(mí),爛,碎。荄(gāi),草根。
《愿為中林草,秋隨野火燔。糜滅豈不痛,愿與株荄連?!饭旁娋涑鎏帲何骸?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shiji/caozhi/"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曹植《吁嗟篇》
上一篇:《想君白馬懸雕弓,世間何處無春風?君心未肯鎮如石,妾顏不久如花紅.》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下一篇:《戮力至青云,誰能辨弟昆?歲寒心不二,必定是同根.》原詩出處,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