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出自哪里,《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什么意思,《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原文出處,《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賞析。
【出處】 宋·辛棄疾《菩薩蠻·郁孤臺下清江水》(書江西造口壁)
【鑒賞】 這首詞是作者于公元一一七六年路過江西造口 (今江西省萬安縣皂口鎮) 時寫的。當時金兵侵占中原,詞中表現作者哀嘆祖國山河破碎,人民受難,憤慨南宋統治集團不抵抗侵略和自己報國志愿不能實現的真摯感情。原詞中的郁孤臺: 在贛州西南,其北有望闕 (亦臺名)。西北望長安: 從郁孤臺向西北望長安。這里以長安喻指汴京,表達逃到江南的人懷念故都的心情。青山遮不住: 指江水東流,而青山阻擋不住。余: 我。鷓鴣: 鳥名。原詞后四句的意思是: 青山擋不住滾滾的江水,畢竟還是繼續向東流去 (我懷念祖國、矢志收復失地的心情是什么力量也改變不了的)。傍晚在江邊,一個人獨自愁悶,聽到深山里傳來鷓鴣斷斷續續的叫聲,更令人惆悵。“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這兩句詞,現今引用來比喻: 任何惡勢力都不能改變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或是說明正義事業像奔騰的江水,將滌蕩一切污泥濁水,使之滾滾向前。
【原詞】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上一篇:《長官一點朱,小民萬個錢》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下一篇:《馬足蹙時疑地盡,溪云多處覺天低》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