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海棠·詠秋海棠》詠秋海棠詩鑒賞
俞琬綸
薄羅初試怯風凄,小樣紅妝著雨低。
一段妖嬈描不就,非關子美不能詩。
據(jù)《采蘭雜志》載秋海棠“其花甚媚,色如婦面”,別名“斷腸花”。這里原來有個動人的傳說。
相傳東海邊有一古鎮(zhèn),鎮(zhèn)上有人名貴棠,他的娘子是個絕色佳人,做得一手好花,做啥象啥。有位客商對貴棠說:“你娘子做的花如能遠銷海外,必得大利?!辟F棠心動,要離家遠出經(jīng)商。他的娘子雖舍不得丈夫,但拗不過貴棠主意已定,只得應允了。哪知貴棠一去杳無音信。春去秋來,貴棠娘子向過往客商們打聽丈夫消息,才知道丈夫已客死異鄉(xiāng)。貴棠娘子放聲痛哭,淚如泉涌,淚水落地,竟化出朵朵秋海棠花。
這個故事只是傳說而已,但秋海棠的確是艷麗嫵媚,嬌態(tài)可愛。正如明人俞琬綸在這首小詩中所描繪的那樣,在秋風秋雨愁煞人的當兒,含羞帶怯的秋海棠盛開了。它披了一件櫻紅色的新妝,娉婷于細雨之中,迷蒙的雨絲沾濕了新紅,越顯其不勝嬌羞之美。詩中“小樣紅妝”一語,系形容秋海棠的形態(tài)。其花高不盈尺,以嬌小見勝?!痘ㄧR》喻其“嬌冶柔媚,真同美人倦妝。”詩人驚嘆于它的美麗無法形容,只得詠道:“一段妖嬈描不就”。
詩末句“非關子美不能詩”中的“子美”,指唐代大詩人杜甫。這樣“妖冶柔媚”的花,杜子美卻無詩詠它,豈非可惜? 但俞琬綸尊崇杜甫,深知其生逢“安史之亂”,憂時傷世已是不暇,哪里還有閑情逸致去詠花呢! 中國歷史上有不少名人,生前聲名并不顯赫,死后才名揚青史。杜甫可說是典型一例。他在世時,兩次應試落第,困頓長安,飽受白眼,終于“窮極而后工”,寫出了《三吏》、《三別》這樣的千古名篇。杜甫晚年的處境十分凄涼,是在貧病交迫中去世的。中唐時,元稹、白居易、韓愈為杜工部撰文,極力頌揚。從宋至明,杜甫終于被推崇為中國詩歌史上的大詩人,他的詩也成為眾口稱譽的“詩史”。
秋海棠與海棠皆花中之上品,色香俱佳,但海棠屬薔薇科木本植物,秋海棠屬秋海棠科草本植物。俞琬綸在另一首詩中詠道:“春色先應到海棠,獨留此種占秋芳。”那是他誤把兩種花卉混為一談了。秋海棠是個大家族,常見的有銀星秋海棠、竹節(jié)秋海棠、纓絡秋海棠、蓮葉秋海棠等。秋海棠甚嬌慣,畏寒怕熱,喜陰濕環(huán)境,故栽培要求頗高。據(jù)《學圃余疏》載:“秋海棠嬌好,宜于幽砌北窗下種之?!庇谌翦赋觯骸扒锖L南碴幧忠吮皾瘛!泵魅送跏框U詠為:“弱質不禁露,幽懷欲訴風??胀チ娜∶模魹槿荨!痹娭兄锖L?,頗象一位弱不禁風、嬌慵善感的女子。故《瓶史》稱秋海棠“嬌然有酸態(tài)”。
俞琬綸是明代萬歷年間的進士,曾任西安令。為人灑脫,文采風流,名噪一時,時人說他“聊有晉人風味,絕無漢官威儀?!庇徵]聞之含笑道:“‘絕無’可稱知己,‘聊有’不無遺憾?!焙蟊粡椲懒T官,他仍我行我素,以著述自娛。由此可見,在爭名逐利的封建官場中,俞琬綸還算是潔身自好的。
上一篇:秋瑾《秋海棠》詠秋海棠詩賞析
下一篇:王夫之《青玉案秋海棠》詠秋海棠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