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阮郎歸丹桂》詠桂花詩鑒賞
劉鎮
金莖浥露未成霜。西風只舊涼。蕊仙何事換霞妝。惱人秋思長。
香世界,錦文章?;ㄉ癫粡筒?。小山騷客政清狂。同花入醉鄉。
這首詠丹桂的詞,上片從丹桂的形態入筆,下片轉描丹桂的神態,通首筆筆不落俗套。在詠桂花詩詞中確系別具一格。
上片前二句刻繪了桂樹的干,順勢交待了時令。金莖,桂樹枝干。浥,濕、潤。略呈金色的丹桂樹枝條凝聚著濕潤的露水。秋風依然似往昔那樣裹挾著寒意。這里從平視的角度寫靜態的桂樹和樹枝上的露水。又以自身感受寫出了流動的秋風,點明季節特征。后二句寫秋季絢麗多采的桂花并引出作者的情思。蕊仙,即指桂花。惱,撩撥。丹桂盛開猶如披上了耀眼的彩霞,十分漂亮,分外美觀。這可愛的桂花撩撥了人們對秋的綿綿的情思。這里賦予桂花以人的情感,借物吐情,很有韻致,仿佛置身于滿目艷麗的桂花叢林中,自然地渲泄出內心的審美感受。
下片前二句描繪了桂花的溢香,色澤美麗,質地珍貴。錦,鮮明、美麗。文章,錯綜華美的花紋?;ㄉ瘢鸹?。在三秋時節,桂香到處飄逸,花色鮮明美麗。它把自己的香味妍容充分地展露出來??梢姡@是作者調動自己的味覺、視覺審美功能,詞筆并包,進一層寫出對桂花美的特殊體驗。后二句直面抒情,如絲竹交鳴,是詞作的響亮處。清狂,放逸。醉鄉,酣醉中的境界。唐王績《醉鄉記》云:“醉之鄉,去中國不知其幾千里也。其土曠然無涯,無丘陵阪險,其氣和平一揆。無晦朔寒暑,其俗大同,無邑居聚落,其人甚清?!惫鸹ㄏ泔h的三秋時節,也是作者放逸山林自然的大好時光。作者放浪形骸,陶然自樂,整個身心都沉醉在桂香沁脾的三秋季節,這也是一年美景稍縱即逝的時刻。
品味劉鎮的這首丹桂詞,可知在同樣的詠桂之作中有其獨特之處,例如,能破常調寫秋景,而不故作悲吟,詠桂花又能涉筆花外,展示了新的意境。以桂入詩詞流露悲秋愁緒的,屢見不鮮,唐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樹枉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共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還有只表現桂的濃馥致遠、瀟灑不俗的,如宋朱淑真《桂花》中“彈壓西風擅眾芳”,宋鄭域《驀山溪》中,“嫣然一笑,風味人間沒。來自廣寒宮,直偷得、天香入骨?!钡似兜す稹穼懢盃钗锱c上面兩種情況皆不相類,既無悲愁,又不局限于桂花自身,而是主人客體,一筆雙寫,使人感到花的美好,秋的宜人,自然景觀多么迷人。
詠物與寫情渾然一體,條理亦特別清晰,分合轉換得很自然。詞上片先詠物,接寫情思。下片再分寫物、情,臨尾總括一筆,將物、情合寫,花人統攝。這種自然流暢的分合法完美地展示桂花的形態、神態和人的情態,三態互襯,相得益彰,收到了筆簡意豐的藝術效果。
上一篇:韓淲《浣溪沙醉木犀》詠桂花詩賞析
下一篇:劉克莊《滿江紅丹桂》詠桂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