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嚴相公宅牡丹》詠牡丹詩鑒賞
徐鉉
但是豪家重牡丹,爭如丞相閣前看。
鳳樓日暖開偏早,雞樹陰濃謝更難。
數(shù)朵已應迷國艷,一枝何幸上塵冠。
不知更許憑欄否,爛熳春光未肯殘。
這是一首詠物贊人之詩。
首聯(lián)點題,點明是在嚴丞相家賞牡丹。詩意是:只要是豪門就喜養(yǎng)牡丹,嚴丞相家的牡丹好,大家都爭著去看?!暗保?,只要。“豪家”是有權勢之家,是褒意詞?!叭纭眲釉~,作往解。作詩講煉字,下一“閣”字而不用“府”、“邸”等字,詩人自有用意。 漢人公孫弘,官至宰相,封平津侯,便“起客館,開東閣以延賢人,與參謀議?!薄伴w”,也寫作“閣”。后人因以用“東閣”、“公孫閣”、“丞相閣”等詞語表現(xiàn)宰相愛士,這正是本詩下“閣”字用意之所在。“閣”字配以“爭”、“看”二字,便表達出花品名貴和主人愛士的雙重意思。花好主賢,本在恭維,卻不露痕跡,就是好手段。對句有恭維之意,出句卻道出了社會習尚。唐宋時,上層社會重牡丹風盛,富豪人家不惜重金爭購上品,白居易“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買花》)已是今人熟知的事實。開元末年,裴士淹出使幽州,途經(jīng)汾洲時在眾香寺得一株白牡丹,移植長安私宅,而成為京城奇賞。(《酉陽雜俎》)。北宋初年,因汴京不產(chǎn)牡丹,便從洛陽將牡丹連根帶土挖出,用快馬蓬車送往汴京,以供宮廷賞幾日。唐宋時重牡丹的風氣于此可見一斑了。本詩所寫江南并非牡丹主要產(chǎn)地,但重牡丹之風看是相同的了。
頷聯(lián)寫嚴相公的牡丹開得早,謝得晚?!傍P樓”即“鳳閣”,唐中書省的別稱,武則天光宅元年曾改中書省為鳳閣?!半u樹”一詞典出《三國志·魏志·劉放傳》:中書監(jiān)劉放與中書令孫資是好友,二人久任機要。夏侯獻及曹肇心內(nèi)不平,見殿內(nèi)有雞棲樹,相謂曰:“此亦久矣,其能復幾?”后人因稱中書省官署為雞樹。唐中書省最高長官為中書令,中書令是宰相。此處“鳳樓”、“雞樹”指代嚴相公私宅,“雞樹”也指宅內(nèi)的樹。這兩句對仗工巧,且“早”字承首聯(lián)“看”;“謝更難”啟尾聯(lián)“未肯殘”。
頸聯(lián)寫觀花和摘花?!捌G”指花色鮮艷?!皣G”即國花、花中之王,指牡丹。只看幾朵牡丹已使人著迷,極寫牡丹令人心醉。而摘一枝插在帽子上是何等榮幸!“幸”字既是對牡丹的贊賞,也是對嚴相公的感激。寫到這里似乎已寫到頭了:摘花是賞花的最后程序,這是就事理說;對花的稱賞、對主人的感激和恭維都已到了頂點,這是就人情說。還有什么可寫的呢?詩人卻有一個出人意表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結尾:還能讓我再來嗎?追求重復就是感情上不得滿足的外在表現(xiàn)。貪賞無厭的客觀原因是牡丹嬌艷極了,相公賢德極了。
本詩是一首與具體人事相聯(lián)系的詠花詩。句句是詠花,句句是應酬,詠花與應酬又水乳交融,恰到好處,可說是頗費匠心了。
上一篇:盧士衡《題牡丹》詠牡丹詩賞析
下一篇:殷益《看牡丹》詠牡丹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