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不見梅花六言》詠梅花詩鑒賞
陳與義
荊楚歲時經盡,今年不見梅花。
想得蒼煙玉立,都藏江上人家。
陳與義的“詠梅詩”曾為宋皇賞識,《墨梅》詩即是。他的詠物詩多是抒寫南渡后的個人思鄉念亂之情的。這首小詩《不見梅》(聚珍本無“六言”二字)就是他的憂患傷時之作。
詩題為“不見梅”,即此又何言之有呢?詩的頭兩句說,荊楚一帶歲月殆盡,今卻不見梅花,實在使人掃興和失望。荊指湖北,荊楚即泛指長江中下游之地,古為楚國之地,故荊楚可稱楚國。歲時,即年時之意。盡,了,完結之意。這兩句即點題,并提出懸念。冬梅盛開不在別時,正是“歲時將盡”之時,此其年年如是,為何今年獨獨不見? 顯然不可能是大自然的反常作態,而是人為所困,許是戰禍侵擾的結果吧。一個“盡”字,可能使人聯想出往昔呈現于目的漫天梅花的喜境,而今則是點落了作者的無邊的愁緒。既然不見梅花,總還不會一望皆空,想必可見裊裊炊煙,似亭亭玉立吧。可惜,也盡而不見,藏于江上人家了。蒼,青也,茂也。陳子昂《峴山懷古》詩有“野樹蒼煙斷,津樓晚氣孤”句。藏,為隱沒埋藏之意。這里展現出的并不是孤寒荒野的境況,而是有一種包宇于內的隱匿心中的潛在希翼,卻以都不見的苦衷而被壓抑和深埋起來,從而看得出作者的憂民傷時的思想感情和不無悵惘的失落感。
全詩結構以“盡”、“藏”二字貫穿與聯結,由外而內,由現而隱,相映成趣。可謂不見梅花總是情。
上一篇:李清照《臨江仙》詠梅花詩賞析
下一篇:陳與義《梅花》詠梅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