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海棠》詠海棠詩鑒賞
趙惇
東風用意施顏色,艷麗偏宜著雨時。
朝詠暮吟看不足,羨他逸蝶宿深枝。
海棠的花,雖無梅花素凈,但比它豐滿;不及桃花嬌艷,但比它淡雅。海棠初開時則如胭脂點點,開后則漸成纈暈明霞,花粉時又若宿妝淡粉。加之葉茂枝柔,十分嬌妍動人。“幽姿淑態弄春晴”的海棠,確是“如花如葉,年年歲歲,共占春風。”歷來對海棠的評價甚高。陳思《海棠譜序》云:“梅花占于春前,牡丹殿于春后,騷人墨客注意焉。獨海棠一種,豐姿艷質,固不在二花之下”,更有人認為海棠應居花中第一的:“十年栽種滿園花,無似茲花艷麗多,已是譜中推第一,不須還更問如何。”(吳芾:《和陳子良海棠四首》之四)因此,詩人們紛紛以海棠為題材,留下許多動人的詩句。陸放翁贊美海棠是“蜀地名花擅古今,一枝氣可壓千林”,“若使海棠根可移,楊州芍藥應羞死。”蘇軾以描寫海棠的高潔美麗而留下著名詩篇:“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滿山總粗俗……朱唇得酒暈生臉,翠神卷紗紅映肉。”寫海棠色韻之美,躍然紙上。楊萬里寫海棠花團錦簇,如堆錦積繡:“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繡堆。”唐薛能寫道:“四海應無蜀海棠,一時開處一城香。”真是篇篇頌歌,贊語不絕。
與上述詩比較,此首《海棠》雖題材一樣,但其面目神韻與眾不同,頗具特色。其前兩句是正面寫海棠姿容色彩。首句以“東風用意”開篇,氣勢不凡,不愧為帝王之筆。東風即春風,《禮月令》孟春之月:“東風解凍,蟄蟲始振。”春景春物之生機勃勃,明媚新奇,皆得力于東風。東風可謂春之神,物之主。既然東風精心著意描畫,其海棠之美容可想而知是何等動人。“艷麗偏宜著雨時”,詩意遞進一層,海棠不僅是由于“東風用意施顏色”而得天獨厚,分外艷麗,而且恰巧又是在春雨過后,滋潤光澤,流光溢彩,神采弈弈。且配以藍天白云,金瓦玉壁之背景,更顯得秀美嫵媚,令人銷魂。無怪乎連見多識廣的君王也為之贊嘆不已。此首詩的后兩句是以喜愛之情側面表現海棠之艷麗。“朝詠暮吟看不足”,用夸張手法表現喜愛之情。而這種不平常的喜愛之情又襯托了海棠非同尋常之美。可以想象面對一種花卉,豈有整日觀而不厭之理?但此處不僅是整日地觀看,還又“詠”又“吟”,說明詩人并非漫不經心地看,而是以極大的興趣,懷著飽滿的熱情精心細致地觀賞。而且,如此長時間地、精心地觀看還不以為足。通過夸張手法表現的這種極大的興趣與熱情,有力地襯托出海棠之美非同尋常。如此短短一句之中,詩意遞進三層,可謂精巧之至。尾句“羨他逸蝶宿深枝”,一個“羨”字脫口而出,照應了上句的“看不足”,向往之情表現得酣暢淋漓。面對艷麗的海棠,觀賞似嫌不足,進而羨慕那安逸悠閑的彩蝶,能鉆進花叢之中,在觀賞秀色之余,還能享受那誘人的芬芳,甘美的花粉,身心共同享受,飽餐其秀色、芬香與甘甜之味。這是何等地快意!至此,由觀看、吟詠到羨慕,詩人對海棠贊美稱頌油然備至。那么,海棠之美,由詩人以感情上的側面襯托而顯得更為嫵媚嬌艷,美不可言。
歷來認為詠物詩難寫,甚至有人說“詠物詞雖不作可也。”(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而此首《海棠》之所以動人,除了遵循詠物詩“神形兼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一般原則之外,還有夸張手法的運用,詩中,句中的層遞手法,尤其是感情充沛和感想豐富。感情充沛則可著意渲染,以情動人。想象豐富則可以萬事萬物輔助襯托,以達形態逼真、生動感人之目的。《文心雕龍·神思篇》曰:“文之思也,其神遠矣。”“夫神思方運,萬涂竟萌,規矩虛位,刻鏤無形。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將與風云而并驅矣。”此詩將海棠之艷麗,歸功于東風著意描畫,又羨慕彩蝶安逸悠閑,得以盡情地享受海棠之色、香、味,想象之豐富令人拍案叫絕,而海棠之艷麗芬芳已躍于紙上。
上一篇:龔自珍《己亥雜詩憶海棠》詠海棠詩賞析
下一篇:王詵《玉樓春海棠》詠海棠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