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梅花》詠梅花詩鑒賞
陳與義
高花玉質照窮臘,破雪數枝春已多。
一時傾倒東風意,桃李爭春奈晚何。
詩人在這首詠花詩中,用明快抒情的語言贊譽了梅花的那種欺冰傲雪,專在窮臘歲首開放的品格,同時也對桃李有意爭春卻又晚開的失意表示惋惜。
詩的前二句:“高花玉質照窮臘,破雪數枝春已多”,是對梅花高雅圣潔的贊美。“高”,是說梅花的品格高。她不屈于寒勢,不落于流俗;“玉質”,說明她芳艷圣潔。她欺冰傲雪,專在臘盡春回時開放,因此她是眾花之先魁。
正因為梅花能破雪而開,有時雖然僅僅是數枝,但卻帶來了很多的春意了。唐代詩人齊已《早梅》詩中有“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這“一枝”,僅僅是一枝梅花,數量是很少的,但她卻是在“深雪里”開放的。這一方面說明了梅花欺冰傲雪的品格,一方面也說明了梅花一開春就快回到人間了。據《唐才子傳》說,齊已在《早梅》詩中原來也是寫成了“昨夜數枝開”的。后來他拿了這首詩去向鄭谷請教,鄭谷說“未若一枝為佳。”齊已很佩服鄭谷的詩見,便認他為一字之師,于是便將“數枝”,改成了“一枝”。陳與義在這首詩里化“深雪”為“破雪”,并把“一枝”返原為“數枝”。一下子就有數枝梅花破雪而開,正是為了給下面的“春已多”做鋪墊。不是么,只有數枝、多枝梅花驟而開,才能把更多的春意帶到人間來。所以此處用“數枝”又比“一枝”更較合理。
破雪迎春,是梅花所獨具的特點和個性。同時這種性格也是中華民族節操的象征,所以古人也曾以梅花做為中國的國花。故而詩人才稱她為”高花玉質”。王逸在《九思》中也有“委玉質兮泥途”之句。“玉質”,就是稱贊其本質的圣潔。
后二句:“一時傾倒東風意,桃李爭春奈晚何。”是說梅花由于開得早、走在了東風之前,竟然使送春的東風都為之傾倒了。然而梅花盡管開得早,但她卻與桃李不同,她不是爭春的尤物。毛澤東同志在《卜算子·詠梅》中稱贊梅花“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極為中肯地道出了梅花高尚的品格。蘇東坡在和秦少游的《梅》詩中有:“化工未議蘇群槁,先向寒梅一傾倒。”“一時傾倒東風意”,就是化此句而來的。本來“東風”才是春的先行者,花草樹木只有憑借東風之力才能復蘇,才能萌生,只有東風才是春之信使,才是報春的先鋒,然而詩人卻說東風在梅花面前卻一時為之“傾倒”了,自覺來遲了,真是妙語妙境。
黃山谷在《贈李村叟》詩中有“紫冠黃鈿網絲窠,蝶粉蜂圍奈晚何?”之句。陳詩在這里直接點明為“桃李爭春奈晚何?”作者認為桃李不僅嬌艷,而且又極善于爭春、但與梅花相比,最值得惋惜的是在時間上來得太晚太遲了!
此詩語言明快,態度明朗,作者通過種種對比極贊梅花而力貶桃李。其實做為春這一盛大的時節,她是需要萬紫千紅濃淡疏密各種色彩來打扮的。至于花期的或早或遲或先或后,正是春之不可一日驟去的需要,又何必一定要喜先而厭遲呢?
上一篇:陳與義《不見梅花六言》詠梅花詩賞析
下一篇:陳與義《梅》詠梅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