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和張少監(jiān)晚菊》詠菊花詩鑒賞
徐鉉
憶共庭蘭倚砌栽,柔條輕吹獨依隈。
自知佳節(jié)終堪賞,為惜流光未忍開。
采擷也須盈掌握, 馨香還解滿尊罍。
今朝旬假猶無事,更好登臨泛一杯。
少監(jiān)是官名。張少監(jiān)是誰,暫無從考知。別人作詩在前,自己也用同題作一首叫和。張少監(jiān)作了一首《晚菊》詩,徐鉉也作一首,所以詩題為《和張少監(jiān)晚菊》。
我國多菊,《本草綱目》說有九百余種,晚菊當是比普通菊花開得稍晚之菊。本詩所詠之晚菊即尚未開花。詠花詩而花未開,當然不好寫,可本詩卻把未開晚菊的精神寫得傳神動人。
首聯(lián)寫與菊花同時栽的蘭花已開過,可菊卻未開,緊扣詩題“晚菊”。“砌”是臺階;“倚砌”,靠著臺階。“隈”是角落。菊花柔軟的枝條在墻角輕輕搖動,而沒寫花,自然是晚菊了。而當初和它同栽的蘭花(或木蘭),已經(jīng)開過,只剩菊花未開,所以用“獨”字。
主人當初栽花之意無非是為了花開以供欣賞,蘭已如人愿,而菊到時不開,不是有負于主人嗎?并非如此。詩人在頷聯(lián)中用擬人手法,使晚菊有人情,近而猜測晚菊的心思:晚菊自己心中有數(shù),到九月九重陽節(jié)再開,總會讓主人一飽眼福的。時間過得快,開得早了,謝得也早。花謝了,主人就再也看不到了,那才是有負于主人,所以菊花不忍心早開。讀到這里我們才恍然大悟,不但對晚菊不開而產(chǎn)生的一點點失望和抱怨情緒消除了,而且一種愛憐情緒油然而生:這晚菊哪里是有負于張少監(jiān)呢? 它是真誠地忠實于張少監(jiān)呢!那蘭開過供主人欣賞過了,固然是一種忠誠。而晚菊為了讓主人在重陽節(jié)更盡興些,才等到那時再開,而現(xiàn)在卻默默地堆在墻角,這不也是一種忠誠嗎? 當然是! 不過是另一種忠誠而已! 這可能還是更可貴的忠誠。難道這晚菊不讓人愛憐嗎?
頸聯(lián)的出句承上,仍就晚菊寫晚菊。對句則作轉折,由菊而引出菊花酒。“采擷(xie)”是采摘。“盈”是滿。菊花大小要能放滿手掌心才可采回觀賞,而晚菊尚未開放,還不能采摘。古人習慣在重陽節(jié)采菊花,如《太平御覽》引崔寔《四民月令》:“九月九日可采菊花。”采菊要等到重陽節(jié),但也不必失望,因為菊懂得用另外一種方式為主人服務,那就是請主人飲菊花酒。“馨(xin)香”,指酒香美。《尚書 ·酒誥》:“弗惟德馨香,祀登聞于天。”“尊”是酒杯。“罍”是盛酒器。菊花酒是用菊釀的酒(詳見《西京雜記》三)。“解”是懂得。用一“解”字仍是擬人手法。
尾聯(lián)寫詩人邀張少監(jiān)出游飲酒。詩意為:今天正好休假又無它事,到水邊游覽、飲幾杯菊花酒再好不過了。唐宋時官員每十天公休一天,稱為旬假.也稱旬休。“登臨”指登山臨水賞景,這里指臨水。“泛”即泛觴,指在水邊飲酒。
本詩所寫之事極簡單,即菊花未開,不能觀賞,還是去水邊飲酒觀景吧。但詩人采用擬人化手法,將愛菊花的感情描繪得深婉而細膩,極為傳神動人,從花到酒的轉折巧妙而充滿趣味,稱得上是一首好詩。
上一篇:齊已《對菊》詠菊花詩賞析
下一篇:梅堯臣《次韻和永叔飲余家詠枯菊》詠菊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