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隔浦蓮荷花》詠荷花詩鑒賞
黃載
瑤妃香透襪冷。佇立青銅鏡。玉骨清無汗,亭亭碧波千頃。云水搖扇影。炎天永。一國清涼境。晚妝靚。微酣不語,風流幽恨誰省? 沙鷗少事,看到睡鴛雙醒。蘭棹歌遙隔浦應。催瞑。藕絲縈斷歸艇。
在詠蓮詞中,南宋黃載的《隔浦蓮·荷花》是一首構思奇妙的精品。它以濃艷疏懶的美人形態比喻荷花麗姿。表現出詞人安閑寧靜的情懷,筆致極為精巧。
詞的上片,詞人是以仰視的角度觀望荷塘,描寫蓮花富麗華美的風姿?!艾庡阃敢m冷”起句突兀,“義兼比興,即花即人?!背蔀樯舷聝善ハ嗪嫱杏骋r的鋪墊。
“瑤妃”其人,似為虛構。古代傳說中有“瑤姬”(即巫山神女),而無“瑤妃”??偠灾?,是個貴艷雙絕的仙姬。詞人把瑤妃擬作蓮花,她風采高雅,香氣習習,清爽益透。“襪冷”,即從腳下面升起的一股冷氣。曹植《洛神賦》中有“凌波微步,羅襪生塵”之句,羅襪也是指腳下之意。這樣一位美人,久久端立在“青銅鏡”前,象在梳妝打扮,又象對鏡顧盼自賞。把美人與銅鏡聯系在一起,增添了她 娜的神態。從而喻指蓮花和湖面的關系。詞人又用“玉骨清無許”一句,揭示荷花內在氣質的美?!坝窆恰?,往往用來指美女玉潔冰清的品質,“無汗”更顯露出她香質從容,亭亭玉立在廣闊的碧波之上。喻指蓮花潔凈剔透,一塵不染,宛如仙子凌波。接著,再以“云水搖扇影”寫出扇子形的荷葉,在云水浮蕩的湖面上隨風搖動,于是,使荷花靜態的美轉化為動態的美,并以綠葉的動襯托紅花的靜,在色彩上也形成強烈的反差效應。蓮花儼然被詞人的筆活畫出來。
以美人喻花的筆法,這在古典詩詞中并不少見。《隔浦蓮》的作者,先從整體寫到局部,從外在的形體寫到內在氣質,由靜態的美寫到動態的美,并用大環境作為參照,把蓮花的花、葉、形、色、香、清熔鑄一爐,進而達到花境與人情的統一。于是,產生盡管“炎天”(炎熱夏日)長久,由于有她的存在,“一國”里也變成“清涼”世界的贊嘆,詞的意境被升華了。
下片,以“晚妝靚”一句領出意韻,“靚”即美。這里指荷花在晚陽投射下,顯得更加光艷照人。象個飲酒“微酣”的俏婦,靜臥“不語”。看到這里,詞人再附異想,把美人的風流與蓮花的風流連接在一起。于是用“幽恨誰省?”賦予她人的情感。這濃妝疏懶的美人感到了孤寂的苦惱。又以“沙鷗”作為旁襯,而看到雙眠的鴛鴦剛剛醒來,便更加襯托出美人的“風流幽恨”之深、之切、之綿長。在這里既寫出荷塘泱泱水澤、沙鷗少來、鴛鴦常顧的實意,又提煉了詞人濃重的情思。詞人的賞荷之情,愛蓮之心已經不可抑節。僅寫“沙鷗”、“睡鴛”無論如何都不能盡興了。便催動“蘭棹”(木蘭船櫓),聽船家遠遠地“隔浦”(水濱)應唱漁歌。讓人也出場,同蓮花揮灑親情。使荷塘之上,不僅有天、有水、有夕陽、有蓮、還有舟船和歌聲。恰與蓮花的“微酣不語”形成照應和襯托?!疤m棹”歌聲,有如情郎乘暮而歸,又釋化了蓮花的“風流幽恨”。想到此處,誰個不動情?那個不癡心?為此,快催日落,那連綿藕絲纏繞船頭,不正是要留住“歸舟”嗎?其實,并非是荷蓮要留住詞人,而是詞人賞荷情篤,己經留連忘返。一句移情,便把作者愛蓮之心透示紙底。詞結束了,然而,詞后面的韻味,仿佛還在生發、彌漫……
沈祥龍《論詞隨筆》中寫道:“詠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币虼耍佄镌娫~往往和感懷相關。這首小詞也不例外。我們不清楚詞的作者黃載的生平經歷,但從《隔浦蓮·荷花》詞意中可以看出,詞人似乎通過憐花惜玉之筆,在排泄“炎天”的“幽恨”。南宋后期,政治腐敗,人際紛雜,難免會使士大夫們沉淪花色之趣,以擺脫人世苦悶,這是這首詞里不可取之處。然而,就詞的藝術特色來說,還是頗有欣賞價值的。王夫之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边@首詞以“炎天永”寫“清涼境”,以離愁寫樂景,從而得到的清涼美景倍增的效果。宛轉達意,使詞境更加含蓄有味。詞中“蘭棹歌遙隔浦應。催瞑。藕絲縈斷歸艇。”借想象情人從遠路駕船歸來,便想綰住歸船,更可以說極盡委婉之致,寫出了“心思之曲”。從而使詞之底蘊慢慢揮發出來,使人心花意疊印合為一,創設出和煦恬靜的藝術氛圍。
上一篇:趙以夫《憶舊游慢荷花》詠荷花詩賞析
下一篇:吳潛《念奴嬌詠白蓮,用寶月韻(四首選一)》詠荷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