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紅豆蔻花》詠豆蔻詩鑒賞
高景芳
可憐紅豆蔻,春晚亦敷榮。
結就同心蕊,因標連理名。
離人惟有淚,芳香豈無情。
彈指韶光去,相看隱恨生。
高景芳,清漢軍人,工駢文擅辭賦。有《紅雪軒集》,此詩錄自《金陵詩征》卷四七。
“可憐紅豆蔻,春晚亦敷榮”一句寫可愛的紅豆蔻花,雖已春晚仍開花,豆蔻系初夏開花。一般說百花爭春,春花秋實。這里可憐應解作可愛。“結就同心蕊,因標連理名”寫豆蔻花結成同心蕊,可用連理命名,因其花密集成穗狀花序,所以詩這樣來形容。“離人惟有淚,芳香豈無情”則是說人對此花,花同心,又連理,難免勾起離別傷感之淚。花尚可同心連理,而人卻別離而去,豈不傷心落淚,人傷離別而落淚,那么這芳香之豆蔻花就沒有一絲一毫的同情心嗎?這種借花抒情的問語背后隱藏著一種難以言狀的惆悵之情,最終“彈指韶光去,相看隱恨生”轉眼之間,美好的時光,同心連理的美好時光就消逝了,意即豆蔻花落了。再相看時,遺恨隱隱而生。
高景芳這首詠紅豆蔻花詩最大特色就是就紅豆蔻的花形而聯想到同心、連理,而這又是人們所熱悉的表達男女歡好的象征詞語。所以無形之中,就將紅豆蔻比作是情意深長的妙齡少女,其結同心蕊、連理枝也是一種表達情愛甚篤的舉動,這種巧妙擬人化手法同時也在暗示:“彈指韶光去”美好青春轉瞬即逝,既是指花落,當然也是指少女年華。而這“相看隱恨生”一句就是對“韶光彈指去”理性思考的感情反應。可憐之情由物生,隱恨之情亦是由物中之理而發生。前者見其敷榮之時,后者是想起衰落之日。一首詠物詩,不僅狀物生動形象,而且感情表達也自然貼切,就應該說是詠物之作的上乘。當然感情的表達方式可以不同,議論式,暗寓式,或二者結合。總之,應當給人以回味余地為好。這首詩的結句,情感的表露就是直抒胸臆的議論語,但卻頗耐人尋味。
上一篇:范成大《紅豆蔻花》詠豆蔻詩賞析
下一篇:丘逢甲《檳榔嶼雜詩·詠豆蔻》詠豆蔻詩賞析